首页 -> 2008年第9期

浅谈电子电工专业实习课教学策略

作者:朱海英




  实习课教学是技工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生产实习教学来完成。
  
  一、激发兴趣
  
  在电工专业中,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工专业的技校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 以实例激起兴趣,上好绪言课
  着重讲清电力拖动的演变过程、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通过讲解,许多同学不仅克服了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产生了好奇心。
  2. 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们便在实习课中先进行课题分解,针对具体课题,通过事例的分析,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电工专业的劲头就更足了。
  3. 重竞赛以激活兴趣
  青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在实习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讲求教法
  
  在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实验、实习安排在新授课后进行,作为对课本有关内容的验证、实习。我们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二个结合,即一是将实训与讲授相结合,二是将单纯操作与图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自制教具讲清原理。在原理讲解过程中,我们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和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上好实训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
  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实习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两者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技能开发的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
  
  多年以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在实训室安装配电盘,且一直采用板前明线布线方式。应当说,教学内容已比较陈旧,布线方式也脱离实际。因此,近几年,我们在实训教学中作了相应的调整。
  1. 布线方式的调整
  板前明线布线训练是配盘实训的必经阶段。事实上,在厂矿企业中,除了极简单的配电盘外,绝大多数的控制线路都是采用线槽布线的方式。因此我们的配盘实训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板前明线布线,让学生理解控制原理,掌握布线工艺;第二阶段,采用板前线槽布线,提高布线速度,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设故、查故、排故,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械行业已经从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工手段已经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化。而可编程控制器(PLC)是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它以其控制能力强、改变生产程序灵活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它在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自动化设备不断优化、升级,因而具有广阔的培训前景。所以我认为电气维修如果还只是单纯停留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上就不能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在维修电工专业教学中充实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的课题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