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改下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研究
作者:高蔺莎
当前,撰文讨论涉及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文章很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本文拟就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和分析。
对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打基础;一是基础教育要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三是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首先指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为个体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的人也将其阐述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具体到哪些东西才是学生终身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怎样来确定“基础性”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在所有学习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既包括基础性的自然知识,也包括基础性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既包括一些基本概念的习得,也包括一些基本命题、原理、公式、事实以及事件的掌握与理解。有的人从当代知识激增的态势如张伟平等指出,“个性不一、天赋各别的各类学生未来发展所共需的知识、技能、品德等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并分别就德、智、体三育进行详细阐述。在谈到智育时,认为“读、写、算诸种知识及能力的获得和形成”是其基础。这实际是强调传统的“基础知识”的重要地位。无独有偶,孙喜亭于2001年撰文强调文化科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基础和核心地位,并在2003年的《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中重申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以知识为基石,以知识为媒介,以知识为过程的活动。教育如果离开了知识的传递与学习,那就不是教育。”只有基础知识学好了,才谈得上智力、能力,才谈得上创新。王安琪也强调指出基本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首先掌握好基本知识,然后形成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有人认为基础知识首先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文字工具的掌握,读、写、算等基本能力的掌握,进而才是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另一些人则认为基础知识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选修课、活动课开展中所获得的能力和经验等。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传统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是片面和狭隘的,当下的基础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积极的学习和人生态度,如自信、自立、合作、宽容、友善和责任感,等等。应重视学生的精神价值,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这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既不是“基础知识”,也不是“基本方法”,而是“基本态度和情感体验”。
第三种观点持一种综合的态度,认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和体验”三者共同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的基础,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交融、相互支持。这种观点内部又有不同的侧重。一种观点在肯定三者在共同构成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最紧迫,因为学生不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不能或很难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就会导致未来学习或发展的困难。基本方法的训练比较起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一定频次的训练;至于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就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更别说是一堂课了。”另一种观点则是在强调知识在基本教育中的基石、媒介作用的同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掌握外,更应注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等主体体验,”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第二种理解即是:“基础教育要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石中英在剖析持这种观点的认识误区,即仅认为基础教育就是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的基础上指出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绝不仅仅是指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更强调的是学生适合于高等教育的身心结构和人格特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良好基础知识的奠定与否,求知欲望的满足与否,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否等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生源质量和大学本身的教育质量。对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是:基础教育是“奠定好专门建设人才的基础。”以孙喜亭为代表,他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地位,是要为高一级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为升学做好准备。”在此,他也强调基础教育应为高校提供优质的生源。为了保证生源的质量,赞成一定比例的选拔。因此也就赞成对优秀学生的更多关心和关注。张文娟等在承认基础教奠定基础育具有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功能的同时,指出这“决不是它唯一的功能”, “其最根本的价值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史燕来则强调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素质生源”只是“育人”这一功能的派生。纵观以上四种观点,前两种尽管存在表述上的差别,到那都强调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后两种观点也看到基础教育的这种功能,但认为这是一种派生性的,属于第二性的非本质的功能。
对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第三种理解是: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一点,大意是如此,但各种表述有不同。有学者将其笼统概述为“为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打好基础。”石中英对此提出质疑,相对于政治、经济或高等教育来说,基础教育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地位是如何确立 的?而反过来,基础地位一旦确立,则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国家和社会提供基础教育所需的条件、资源时,其基础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而有的学者则分别从学生的健康身体、公民品德素养及劳动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的这一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孙喜亭强调基础教育应首先为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打好基础。“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是未来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的条件,只有有了健壮的体魄,才能有建设国家,促进社会发展的资本。”其次,强调基础教育应努力培养公民品德素养,唤起公民做国家主人的意识,让其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当每一个公民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后,才能自觉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最后,强调基础教育应“奠定好未来从事劳动的基础”。这有别于“基础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说法。他指出,基础教育不是“地方化”、“职业化”、“多样化”,而是“国家化”、“基础化”、“统一化”,这样才能使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国民的素质,促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有的学者指出基础教育应为受教育者打好做人的基础,“培养他们做人的本领和品质,特别是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以,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对上述理解的具体化。对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除了上述三种理解外,有人还指出基础教育应强化学生基础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各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个性等。
通过以上综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已凸显出来。相对于实然状态,其“基础性”更多的是一种应然的选择,它不仅是针对青少年学生个体而言,也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和老师的认真贯彻,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