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时间概念

作者:李 刚




  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就难以理解。而整个人类历史又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顺序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又存在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关系。如果没有时间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概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时间概念呢?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概括的时间概念
  
  帮助学生懂得纪年的标准和方法,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概括的时间概念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教
  给学生纪年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历史上的纪年标准和纪年方法,以形成学生概括的时间观念。如:所谓纪年(纪元)是指历史上的起算年代。我国纪年,开始于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在欧洲,希腊人曾以第一次奥林匹克体育竞赛会举行的公元前776年为纪元。罗马人是以始建罗马城的公元前754年为纪元。在亚洲,阿拉伯人是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麦地那的公元622年为纪元。另外,历史课中还涉及到许多历史纪年的方法(如干支纪年、王朝纪年、公元纪年、民国纪年等)和某些纪年的术语(如公元前、公元后、世纪、某世纪的某年代、某世纪的初叶、中叶、末叶等)问题,这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来说也都是陌生和抽象的。教师应在它们第一次出现时就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它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其次,培养学生概括的时间概念还要引导学生记忆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如: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关系的重大历史年代;推动历史发展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对国内外有重大关系或影响的历史年代;重大历史发明的历史朝代;其他如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历史分期的历史年代等。
  另外,培养学生概括时间概念,还要指导学生绘制和使用历史年表。历史年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展中的纵的联系和同时代的其他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横的联系,从而更清晰地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时间上进行联想,由此及彼,有利于回忆和牢固记忆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二、要注意形成学生完整的时间概念
  
  历史是以往过程的积淀,是按照人类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学科本身,所以,教学中突出历史时序性是形成学生完整时间概念的首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首先要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明确其先后顺序;如学习中国古代史,就必须熟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这一朝代更替变化,然后再把握每个朝代的起迄时间及其发生的相关事件,这样就能避免历史事件前后混淆的错误。其次可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帮助把握其前因后果的发展关系;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可根据时间顺序整理为:1933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中央根据革命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中央受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同时,重要的历史年代不仅代表关键性的时间,也包含丰富的历史内容。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而且要知道这一时间(年代、世纪)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近一步形成学生完整的时间概念。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1640年和1917年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代。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且要使学生知道164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此开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三、要注意指导学生科学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
  
  1. 理解记忆
  这是指依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解记忆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指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使史实同年代结合起来。如太平天国运动。学生若能掌握整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了解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那么学生就能把史实与历史年代结合起来,记忆历史年代就不感困难。既然学生了解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天京陷落是1864年,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年代是1851年—1864年。②指导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记忆历史年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和它们发生的年代顺序一致的,掌握历史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过程,记忆历史年代。例如,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到秦朝灭亡这段历史中间所经历的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焚书坑儒、大泽乡起义、秦的灭亡等历史事件,都有着因果关系:公元前359年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先后焚书、坑儒、同时还实行其他方面的暴政,终于导致了公元前209年的陈、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在反秦的农民革命风暴中,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起义军逐渐壮大,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秦朝灭亡。学生只要掌握了这种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对于公元前359年、公元前221年、前209年、前206年等年代就不难记忆了。
  2. 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是建立在事物外部联系基础上的一种记忆。指导学生机械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有:
  (1)帮助学生找出年代数字的特征,从而牢记历史年代。①历史年代按自然数位的递增排列。如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年代分别为1921年、1922年、1923年;魏国、蜀国和吴国建立的时间分别是220年、221年、222年。②根据历史事件之间的等距离的特征。如从中国辛亥革命开始,隔一年发生一件大事。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开始,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南昌起义。③有的年代与自己所熟悉的某个数字巧合。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9年,而大家熟悉的歌曲《南泥湾》中就有“三五九旅是模范”的唱词。④有的年代本身就有外在的形式特征。如383年(淝水之战),前后都是3, 1919年(五四运动)两个“19”连起来等。
  (2)帮助学生利用历史事件的延续时间去记忆某些历史年代。这种方法是利用便于记忆或已经掌握的历史年代进行推算。如知道我国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年代是1966年,又知道文革经历了十年时间,便可得出文革的结束年代是1976年。
  (3)帮助学生通过中外联想、公元前后联想的方法,记忆同一年代发生的不同的历史事件。如: 1941年在中国是“皖南事变”,在世界史上是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太平洋战争爆发;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古代史春秋末年,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结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崩溃;公元前221年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公元221年是蜀国建立。这种联想记忆法,可以同时记住两个不同历史事件的年代,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
  (4)指导学生运用谐音或歌诀记忆年代,增强学生的无意记忆。如1898年发生戊戌变法,“8”和“法”都是“a”韵,教师让学生反复念“1898—戊戌变法”,学生就会能较容易而牢固地记住戊戌变法的年代。再如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可让学生按谐音识记“三九六三,虎门销烟”,等等。
  当然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方法常常相辅相成、交互为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