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质疑导读:中外文学精品阅读的一种策略

作者:赵永红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中外文学精品,这些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提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它们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拓展了多彩灵动的文学天空。
  第一,让师生享受和体验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件、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
  第二,积累和活化主体语言。
  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范例,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沉淀深厚的语感内涵,辨析、获取、习得、再现语言文字的美。
  第三,培育和陶冶主体高尚的情操。
  我们的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发育精神,终生受益,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迷失自我。人文熏陶传递出“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中外文学精品无疑具有丰富的审美因子。 在文本批评意义上,质疑导读,可以让中外文学精品在今天焕发新时期的墨香。
  导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导读,是指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发掘问题,主动领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说的“相机诱导”,亦即“导读”。在一般情况下,导读的实现是凭借质疑的手段进行的。
  众所周知,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指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等于不会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可以弄清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疑难,便于随机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另一面便于对症下药,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应。有了这种反应,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明人张洪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由此可以看出:质疑—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显然,课堂导读的核心是激发思维,常用的手段是质疑。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训练阅读能力。
  1. 激发兴趣,为形成导读目标定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凡是使人兴趣盎然的东西,特别能激活人的思维。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认真读书,达到导读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多种方法,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对学生进行成功鼓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教师的认可。成功的巨大力量是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各类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使他们感到成功的愉悦。《我盼春天的荠菜》是作家张洁的作品,写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对今天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时代,根本不能体会作者对荠菜强烈的感情。若强求学生入情,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盼望这十分普通的春天的荠菜?这是一个怎样的“我”?学生读课文后填出了(饿极了的我)、(受侮辱追打的我)、(害怕妈妈哀愁的我)、(追求精神坦然、自由的我)……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研读相应的段落,“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不平?”引导着学生读课文。
  2. 抓住矛盾,为理性导读分析正航
  矛盾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导读常用的方法。质疑矛盾,容易迅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抓住问题的本质。质疑矛盾对比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事物前后对比。丹麦童话大王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描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惨景。学习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的四次幻境作如下的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小女孩有哪些遭遇?她渴望什么?用什么方法满足了自己的渴望?结果如何?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又如《三顾茅庐》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矛盾对比的方法导读。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刘备的言行与张飞的言行进行比较,以突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3. 探微究细,为剖析导读中心点睛
  课文中常有一些类似“闲笔”的地方,对表现中心有直接关系,但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导读,应抓住这些学生不注意的细微之处,借助质疑,激发思维,来一番“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受伤的三轮车车夫这一故事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教师质疑:作者对什么事看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这么清楚?伯父的表情为什么从慈祥愉快变得严肃?细读课文,学生便会发现:伯父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爱与恨在这儿得到统一,爱的是人民,恨的是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旧社会的黑暗势力。这样的导读,往往令学生有茅塞顿悟、豁然开朗的感悟,并且在学习中能发挥以小见大、探微而显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