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作者:曹志洪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化学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的内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根据中学化学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笔者认为在环境意识的培养方面应注重以下几项内容:
  1. 具有环境忧患意识,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意义
  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全球的十大环境问题,其中有多项都可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说明,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了解、关注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的目的。如:高一化学教学中结合卤素知识介绍臭氧层空洞,结合二氧化硫性质介绍酸雨;高二化学教学中结合氮的氧化物性质介绍城市环境污染,结合高分子聚合物介绍"白色污染";高三化学教学中结合电解、电镀介绍水体污染。针对这些污染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过去对自然的掠夺般的行为方式造成了今天的恶果,人类破坏自然,自然也必然会报复人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持续经济和持续社会三方面内容。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在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有必要掌握这一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之学习这一思想理论,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并对其相应的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注意从资源问题入手使学生领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中增加资源利用及资源状况方面的介绍。 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即对未来负责,做到考虑代际间的公平,从后代的角度考虑当代人的行为;认识到真正的生活质量,体现在解决物质贫困问题的同时,应解决精神的贫困和生态的贫困。公平,它包括人类与非生物界、国家与地区间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培养学生环境问题的价值观和态度,将有利于指导和规范学生的环境行为,是学生环境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是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关键点。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到它们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让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考虑这些物质的使用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时机。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成分复杂的废物、废水、废渣,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构成一定威胁,也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我们在实验教学时强调按用量使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规定要将实验废弃物放到统一地点,统一回收处理。在实验前讲明道理,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实验操作坚持严格要求,同时也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设计,发挥其主体性。 我们还注意从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在教学中利用渗透的方式,结合知识点,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如讲二氧化硫、硫酸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讲水泥的工业制法及钢铁冶炼方法时,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讲电解电镀时介绍《水污染防治法》,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 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以及环境教育能力的水平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开展关于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学习、研究;开展环境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与问题的探讨;搜集大量关于环境的小故事,以及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环保法规等等,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结合知识点,将这些素材分类整理,编辑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丰富贮备,将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环境教育从学生切身问题入手,抓住时机灌输环境意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针对许多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室内装修的现实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室内装修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自编调查问卷,自己了解家居装修材料性质,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许多环境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做菜过程始终开动抽油烟机,以减少燃烧过程产生的CO2、CO、NO2等有害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室内禁止吸烟;注意家电的电磁波污染等等。
  高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以元素族为单元进行授课,每当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让学生搜集这一族元素化合物在环境问题方面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在班级中进行信息交流,开展问题讨论。如学完卤素单元,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找资料,在交流会上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氟的化合物氟立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和目前臭氧层的状况,倡议大家购买无氟冰箱,平时尽量少用涂改液、发泡摩丝、气雾剂等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品;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氯元素的被称为"世纪三毒"的化合物--二恶英、DDT、多氯联苯,并提醒大家,将来发明、使用化合物时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产品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的同学介绍了健齿防蛀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提醒大家这种牙膏适合于含氟量低的地区使用。通过这种学习形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培养了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