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农村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范维素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考查。作文分值比例越来越大,部分地区中考作文的分值占了百分之五十,高考也占了百分之四十。因此,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我们农村地区,作文教学还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现就农村作文教
  学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策略试述于后。
  
  一、学生作文时卷面不整洁,书写马虎,不规范
  
  原因:一是学生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社会已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书写的好坏无关紧要;二是老师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指导不到位;三是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没有耐心写好字。
  策略:以抓好写字训练为突破口,练好作文书写基本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笔者在抓学生写字训练时,具体做法是:从学生进校开始,就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练字,用方格本每天练一页,周末交教师检查,不合格的或没有进步的,则在下一周要求补做。同时,鼓励学生买字帖进行临摹,这样几年下来,学生都能写出一手规范的钢笔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坚持练字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学生高雅乐观的情趣。
  
  二、学生作文进入写作状态慢,苦于“无米下锅”,没有材料写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阅读面窄,整天被困于各种各样的题海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光顾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更现实的是,作为农村学生,身边没有优秀作文书及文学作品,学校图书室也形同虚设。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重复着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毫无新鲜感,且思维层次处于低级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也不能进行深刻的分析,更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一来,文章语言平淡乏味,内容空洞无物也是在情理中的事情。
  策略: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应特别重视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结合,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这样,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积累素材,丰富文化底蕴,建立起作文知识储备库,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目前在我校开展的作文个性化研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笔者也参与了这一研究,在学生积累素材方面,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课本知识的积累。每学期所学的课文,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好资料。每学一篇课文,优美的词、句、段,均要求学生抄下来,记下来。同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在谈感受中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以利于课本知识的积累。
  (2)时文选读。为了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老师要从各种报刊杂志精选一些文章,分发给学生读,学生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
  (3)坚持每天抄记一句名言,每课之前背一首古诗。只有多读多吟,才能获得写作应具备的文字功底。
  (4)每节课前演讲或宣读优秀作文。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依次轮流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也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间接掌握写作的技巧。
  
  三、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教语文难,教学生写好作文更难。这样一来,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畏难心理,指导不到位。作文课上,老师把作文题目一出,便由学生自由写作。整整两节课,学生只为完成一篇作文。一学期下来,8次作文都未完成,次数就很少了,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写来写去都是那个样,偶尔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策略: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树立重视作文教学的意识,加大作文训练量,每学期不得少于14次,循序渐进,有序进行,反复训练,逐步形成技能。
  
  四、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粗略,评语笼统,千篇一律
  
  说实话,教作文难,难就难在批改学生作文。一个教师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若每班六十人,每周一次作文,每周教师就要改一百二十人的作文,假设平均每份花五分钟,每周花在改作文上的时间就有10多个小时,认真一点的会更多,所以教师能改好吗?
  策略:在作文训练中,应大力倡导学生之间互评,这样可以解决教师批改难的问题。教师可在批改作文方面做一些具体的指导工作,诸如批改的符号、评语的写法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作文自评,找出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写好自评评语,为学生间互评做好铺垫。另外,还可让学生在写作后及时反省,明白每次作文该怎么写,下次作文时如何改进等,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修改能力的提高。
  总之,制约农村作文教学的问题还有一些,诸如讲评流于形式,课外阅读、素材积累的检查不到位等。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重视作文教学,坚持努力,办法总比问题多,一定能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富于个性的作文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