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让学生爱做笔记

作者:刘行舟




  徐特立老先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心记不如带墨, 记笔记是记忆的扩展和延伸。越是高等的学习越是以记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学习状态,除了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
  做笔记虽有不少好处,可主动做笔记的学生却不多。以往的笔记多是些解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教师在黑板上抄的胳膊发酸,学生动起笔来却全为应付差事,似乎毫无乐趣可言。我们也见过学生在密密麻麻的笔记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尴尬呢?
  我认为,有的老师还没有彻底改变观念。我们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想在这节课里学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灌输给他们什么。如果我们始终把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需求放在首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其次,教师没有充分照顾差异。我们都深知老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这水是怎么个给法才能让每棵苗都喝好喝饱呢?醍醐灌顶或是人人一杯羹都是不合适的。教师要善于从差异中寻求共性,点面结合,将知识的甘露撒遍课堂每一个角落。
  问问自己为什么动笔?是因为有想写的话吧。那请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做一次属于自己的笔记,而且最好在第一次接触到课文时就开始动笔。因此,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少年儿童从来就不缺乏好奇心。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初衷和学习的原动力。一篇课文的题目就好象一座城堡的大门。紧锁的大门总会让人对城堡生出许多猜想。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样会在课题上
  得到延伸。看到《玩出了名堂》,他们会想是谁玩出了名堂?他玩什么玩出了名堂?这到底是个什么名堂呢?看到《掌声》,他们马上想知道这掌声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他会得到掌声?……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及时提醒孩子用简单的疑问词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如:谁、在哪、为什么、什么时间、结果怎样等等。最好就在课题上记,用上修改病句时的添加符号,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这种笔记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入学习过程,不但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还便于在学习结束时检查学习效果。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从文中积累。首先可以在预习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好词好句,在好词的上、下方空白处写出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既帮助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词汇。如《鸟的天堂》中“天堂”一词可以就学生的理解解释为“乐园”、“世界”,反义词则可以是“地狱”。《陶罐和铁罐》中的“傲慢”可以理解成“骄傲”,相反是“谦虚”。这样一来,学生在圈出一个词的同时,可以收获到至少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对于好的句子,我建议孩子们在读后立刻记下自己能理解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比如有学生在读《燕子专列》时,被贝蒂寻找燕子的执着打动,在描写“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那句话旁记下:你太善良了!我看到了你的爱心;也有人心疼地问:你真的不怕冷吗?在《和时间赛跑》一文中,不少同学划了这句话“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并在一旁写下:我要走在时间前面,走在别人前面;和时间赛跑就是在同样时间里,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也有同学问道:赢得了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吗?这种源自于学生自己的理解或疑问,特别有助于他们在字词句方面的积累,学习时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一定会在阅读和写作上有双倍的收获。最后,我希望学生在结尾感悟。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首先应该回顾自己在课题上的质疑,看看是否得到了解答;再重温一下文中的积累,将其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则要静下心来和文章对话,也就是在结尾处写下自己学后的感悟。动笔时最好用第二人称,想象作者描写的人物或景物就出现在自己面前,表白的对象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中的人物、景物等。学完《女娲补天》后,有学生写道:女娲,你真是位伟大的母亲。我从你身上感受到了了母爱的力量。丰子恺的《白鹅》更是让学生感触颇深,有的写道:白鹅,我可真想认识你,和你做个好朋友。有的则说:丰子恺,你画画得好,文章也写得棒极了,我要向你学习!通过在文末表白,学生最大的转变就是在感悟中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对作者更多了一份尊重,对自己则多了一点要求,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可以不断进步。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的学生爱上了记笔记,因为他们发现笔记原来可以不必千篇一律,笔记还能如此彰显个性。现在,在课后交流笔记又成了他们的新宠,他们要比比谁的问题提得妙,谁的感受写得好。看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传阅他们的语文书并不断交流时,我知道他们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而是用自己释疑解惑的信心给了自己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和快乐。但愿有更多的学生都能爱上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