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教师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

作者:付全新




  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活动及表现,尤其是内在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理解、洞见与把握;表现为教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深刻领悟和掌握学习内容所施加的影响力及对潜在问题进行思考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表现为对不同受教育者实施有效教育而对教育内容、策略、手段的继承性运用、发展性运用和创造性运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为什么说教师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精心施工的”。是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构筑或者说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是忘不掉的。同样,所谓“ 受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在经过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后,所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生成的存留于学生灵魂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它应当是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对人性美好的尊崇;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对健康生活方式和人类共同伦理践行的愿望与态度;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对高尚的、悠久的灿烂人类文化的景仰;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对创造或创新及对未知世界探究的冲动与激情;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磅礴力量的深深地敬畏;生成于学生灵魂深处具有终身学习、丰富自己的强烈的兴趣、方法和态度。所有这些并非学生所受的教育本身,所以,也是忘不掉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从而完成教育的根本使命——帮助学生构筑高尚的灵魂。
  具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的教师,就是利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空,能有效引领学生为人类的共同理想或某一理想而努力甚至奋斗终生的教师。大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的一位数学老师,曾经是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就是这样的教师。在当年陈景润就读的课堂上,沈老师讲“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也知道素数和合数,我们在学三年级就知道这些了,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难题是最难的,这道题很难很难,要是有谁能够做出来,不得了, 那可不得了呵!”第二天沈老师再上课时,有同学报告沈老师已做出了这道难题……老师也说我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指沈元老师,笔者注)早该忘记这两堂数学课了,他怎能知道已被多么深刻地铭刻在学生陈景润的心中。”所以才有了陈景润,才有了陈景润一辈子矢志不渝的追求,并将人类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和认识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这就是触及灵魂的智慧。是啊,至少笔者在读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二十五年后,仍清晰地记得所谓“皇后、皇冠、明珠”等如此震撼人心的话语。
  具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的教师,是依靠自己的言行,为他的学生立下一生的榜样,在学生未来彷徨与徘徊时能增加勇气和力量的教师。如何能成为具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的教师?
  第一,需要教师砺练师德。
  周济部长说得好“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因为,教师良好的师德是触及学生灵魂、进而引领并构筑学生高尚灵魂的前提。郑琦老师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只要学校旁的小河涨水,就有十几个山里的孩子靠他一个个背过河,并长达三年。有记者采访他的学生,对郑老师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许多同学回答“背我们过河”这是孩子们内心的永恒,在他背过的孩子中,有许多又像他们的郑老师一样帮助了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高尚的灵魂塑造高尚的灵魂。恰恰相反,如果说教师没有师德或者说是不顾师德又能触及学生的灵魂,那就只能是对学生刻骨铭心的伤害,只能是对学生灵魂的戕害。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这样的反面的、令人痛心的例子并不少见。鄂西山区一县级重点中学教师,一名不听教育的学生再次犯下大错时,班主任独出心裁的要他写“我有罪,我可耻,写两千遍”。当这个学生写到大约一千遍时就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老师在这时仍然未停止,直至该生严重失常,现在仍然住在精神病院。其发病的直接诱因就是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所以,离开师德来谈教育智慧只能是缘木求鱼。
  第二,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与大胆实践。
  学习总是和应用相联系,学习也总是和思考相联系。有一天,我去上课,学生刘诚不但作业又没写好,而且还在我讲到最精彩之处“讲小话”影响他人,本想猛批他一顿,大概是因为讲的内容太重要了,我一改过去的威严,来了一句:“今天又怎么了?刘诚!你的作业本来就没写好,我在评讲你又不认真听,是不是又想我批评你?我今天偏偏不批评你。请你认真听讲!”对待作业没写好又不认真听课、且屡教屡犯的学生,不是一通猛批,而是一个轻松地“调侃”居然换来“最难调教的学生”听得最认真的一节课。善于学习和积累的教师,其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会在你的教育实践中自然的生发、流淌。善于学习与勇于实践,这也是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必经之路。
  第三,不断地反思。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吸取经验与教训。它是一种研究,起码具有研究的性质。如果说感悟是发生在实践过程中有灵感的成分,而反思则是实践活动结束后一种有目的的反省和研究。反思就是对每天都在重复地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审视、求证与追问。正如窦桂梅、魏书生等知名教育工作者经常而又深刻地反思,与其说催生了他们众多的教育文章,不如说承载了他们独到而又丰厚的教育反思,也同时成就了他们高人一筹的教育智慧。
  第四,不断地创新。
  正如凝聚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空城计”一样,绝不适宜在敌方知道后再次使用,如果聪明的敌方来一次佯攻,则败露无遗。因此,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真正的智慧,教育智慧也是一样。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惟一可以坚持的就是改变与创新。改变与创新这本身就凝聚着无穷的智慧。
  第五,良好的氛围。
  智慧的创生必须要有尊重个性、崇尚研究的环境。现在教师有自己特色、有个性的东西越来越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在有一种忽视教师个体经验,不尊重教师个人风格的倾向,再加之经过各种外在强加的“格式化”培训,教师像被洗脑一样,最后变得都一样,失去了个性和个人风格。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其智慧水平不可能高。同时,也要减少教师的外在的强迫,减轻各种功利性任务的压力,让教师在归于宁静的过程中自由生发自己的教育智慧。古人所说的“宁静致远”,其实深刻揭示了智慧生成的内在道理,要致远就一定要宁静这才是智慧的生成之道。
  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曾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因为理想、希望、意志都深藏于人的灵魂深处。时代也必然更加呼唤现时代的所有教育工作者,要有把自己磨练成为具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的教师的愿望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