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谈新时期家庭教育

作者:许小平




  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不同的个性,包括道德意识、智力水准、身体素质乃至兴趣爱好等,都是千人千面。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层面的孩子的教育需要的情况下,学校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与每一个个体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因此,家庭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生活环境,自然应当担负起它应有的教育责任,而这种教育责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由“孟母三迁”就作出了单一诠释的教育责任,而应是尽量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与新的教育格局,对学校教育形成科学的、有力的补充,最终达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方联手,共同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本人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的长期性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你是在中学、大学接受老师的教育,还是在机关接受领导、长辈的教诲,那都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教育时段。而教育时段的非长期性,又决定了受教育者接受某种教育的程度与效果。与之相比,只有家庭才是对一个人实施教育的最稳定、最长效的教育“机制”。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庭里的时间永远大于在学校生活的时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每年换,父母却一辈子“换”不了。父母不仅给予了孩子的生命,而且还塑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梁实秋的儿子梁文蔷在回忆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影响时谈到:我的父母给我的家教并不止于我离家赴美之时,因为我们通信很频繁,他们对我的影响一直长期保持着。从表面上看他们对我的教诲止于他们去世之时,可他们对我的影响依然存在,而且他们过去的言行、文字对我有了新的启示和意义,所以我感觉他们虽然人已离我而去,可他们仍活在我的心中,他们对我的家庭教育,不仅在我身上不断发生新的效果,还通过我传给了我的下一代。
  2.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互补性
  学校教育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不可能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的身心、心理、行为习惯以及学生基础好坏来逐个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的个别性正好用来弥补我们学校教育的先天不足。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好动,而且进入小学、中学后成绩都很差。每次做妈妈的去开家长会,都要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关于儿子的难听的话。这位妈妈却是这样启迪、教育、鼓励自己的孩子的:
  幼儿园时——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3分钟都坐不住,他有多动症。妈妈回到家对孩子说:老师夸你了,说你过去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到3分钟了,孩子听了自然很高兴。
  小学时——老师说:你的孩子成绩很差,全班50人,他是49名,有智力障碍症。妈妈回家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有进步,只要你努力,就能超过你的同桌。
  初中时——老师说:你的孩子很危险,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只能上职业高中。妈妈对孩子讲:老师说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有一天,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他妈妈。打开一看,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哭了:“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能有今天,完全是您教育的结果”。妈妈说:孩子,别哭了,我只是做了所有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的理性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她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正面的激励中扬起了自信的风帆,这样的母亲,才是一个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恰到好处地为孩子驱散了心理荫翳的合格母亲,也正是这样的母亲,她的教育方法弥补了我们学校教育的不足,让一个常人看来很“差”的孩子,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验证了乔治·郝伯特所说的“一个好母亲抵得上二百个教师”的名言。
  3.孩子对家庭教育的依赖性
  俗话说:“家破值万贯”、“儿不嫌母丑”。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源头,孩子不论身处何方,家庭永远都是孩子栖身的港湾。江苏电视台曾叙述过这样一个真情节目,一个小女孩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又遭遇了车祸,奶奶瘫痪在床,只有她靠捡破烂维持一家的生活。有人问她:“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她回答的不是金钱、肯德基等,她说:“我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0大城市的调查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中,50%以上主要是由家庭教育不当或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这一统计数字,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家长应该从重智轻德、重理论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的教育误区中走出来——由经验育人转向科学育人,由片面强调文化成绩转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由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教育转向平等的、朋友式的交流。
  
  二、家庭教育的原则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就是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根据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及个性、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我认为,家庭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示范性原则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近朱者赤,见墨者黑,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家长要孩子能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诚实、不说谎、勤俭节约、待人有礼、富有同情心等),要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要坚决杜绝。
  2.平等性原则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灵敏的接受和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语气,孩子都能感觉到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心理反应。如果家长总是把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求于不顾,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父母与子女间越来越激化的矛盾,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要坚持尊重、理解和信任的观点,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
  3.目标性原则
  家庭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有一致性,不能对立、不能冲突,即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独创潜能的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不能独立于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之外,形成目标“脱节”以至“杂乱”的局面。
  
  三、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不同的家庭针对不同的子女,所选择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达成共识:
  1.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将孩子培养为真正的人,就是要孩子学会做人。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有关报告中指出,新世纪中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教育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父母一定要记住,教孩子学会做人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一条主线、一根主心骨。现在提倡的“脊梁教育”,也就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有了自信,干什么事你就成功了一半,困难时要看到光明,失败时要看到自己的成绩,如果小看自己,就容易放弃自己,如果自己有缺点,就要抬起头认真去面对纠正,即使面对他人的嘲笑,抬起头就是对他人最有利的回击。自信,是烦恼中的音乐、是空白中的色彩、是理想跑道上的润滑剂,一个人有了自信心,才有动力、有资本,为理想而奋斗、与困难拼博,走向成功与辉煌,没有自信心哪怕再努力也只能面对失败。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动手做事,在做事中启智明理。让孩子动手,可以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自信与失败的教训,这种实际体验是孩子非常乐于接受并能从中获得良好教益的。让孩子动手,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对大脑形成良性刺激。“手是人的第二大脑”,手的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脑的灵活性。反过来,动手越多的孩子,大脑也会越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多。
  综上所述,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学堂,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在新的社会背景与新的教育环境下,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让家庭成为社会上最科学、最合理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与社会、学校形成合力、三方联手,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所需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