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怎样激发阅读兴趣
作者:方碧端
一、形声传情,激情引趣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巧妙恰当地呈现,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乐学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依据语言艺术想象性的特点进行以声传情的描述,渲染情感气氛。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描写的是首都人民群众冒着寒风伫立于街头送别灵车的情景,表现了人民热爱总理、哀悼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以低沉、凄切的语言缓慢地诉说着敬爱的总理的逝世,涓涓语流,如一曲挽歌,把学生带入肃穆、庄严、催人泪下的气氛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手势使情感表达更形象生动,内容表达更淋漓尽致。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教师以刚劲有力的手势,坚毅的表情,再现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视死如归的视觉形象,让学生从感知中品味催人泪下的英雄壮举,激发慷慨的情怀,形成与英雄心灵相通,与课文感情相融的心境,油然升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反映出写作与阅读的双向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形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情感,对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 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能自己动口,动脑去阅读、领悟。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收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了解自然,无形中激发起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情感打下基础。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朗读就充满了激情。最后,教师归纳:“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从而真正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营造气氛,以听促读
浓郁的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基础,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对于有些情感激昂的课文更是难以把握。而朗读又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不可忽视,如果我们能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按教学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小狮子》通过读,学生更懂得了自立、自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读出了诚实可爱的好品格。这说明学生真正读懂了,也受到了教育。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陶醉式朗读和欣赏活动。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听老师范读,听同学读,配乐朗读,欣赏配乐朗读等。还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书目,使阅读更具实践性。
总之,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情境教学,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