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经典课程范式: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作者:司庆栋




  (一)泰勒原理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以“教育目标”为核心,构建了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
  在泰勒的模式中,目标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决定因素,又是开发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的规范,也是课程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泰勒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并采用了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这一术语,其行为目标既包括外显的行为,又包括了思维和情感等因素,试图把它们行为化,并置于目标模式的框架之中。行为目标克服了课程目标模糊性和随意性的缺陷,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为评价的效度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但这种显现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化的教育目标是否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呢?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科呢?艾斯纳(Eisner,1967)认为,行为目标没有考虑到一些重要的教育目标,这些重要的目标,可以用文字表述,但不能用行为的或操作的目标来表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由于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直线性性质,使得课程目标与实施和评价方法脱离开来,因为评价涉及的仅仅是成功与否,而不涉及目标的适切性问题。
  (二)泰勒原理是一个线性的、简洁有效的课程开发程式
  泰勒坚信它可以应用于任何情境的任何课程开发,显然这正是现代课程论当初所寻求的“普适性”的课程开发程式。课程是教育意义的载体,负载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形式,学校教育正是通过课程而影响学生。然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范式将课程视为客观的“学校材料”(schoolmaterials),课程成为分门别类的学科、成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或计划。课程研究只不过是寻求设计课程方案的一套程序,通过确立目标、选择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开发出普适性的课程方案。这种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预期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目标,缺少对学生经验和社会环境的关照,从而导致课程实践不能体现课程文本应有的教育意义。泰勒原理详细论述了课程编制的四个环节:确立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教育结果,但是泰勒并没有阐明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课程不再是预设的“结果”,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体系和非预期目标。
  后现代主义在哲学观上反对泰勒原理的哲学基础,在知识观上反对泰勒原理所含的封闭的、普遍的、等级化的、中立化的、抗拒变革的知识观,以此为基础,后现代主义批判泰勒课程编制的直线性质,批判泰勒原理评价与等级相联系。泰勒原理受当时知识观的影响,他的课程观突出了学科知识的封闭性、静止性和权威性,而忽略了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主体性。
  
  四、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泰勒的“经典课程范式”为我们提供了课程编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同时也对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启示:要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课程编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制。
  (一)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泰勒原理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课程的编制不仅要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体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和教材的逻辑结构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协作者,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并与理想的常模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这样就能更好地呈现教育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课程不能包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求反映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以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法则为核心,教师通过设立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因此,必须把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作为制定目标的基础,并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学科专家虽然提出的目标较为专门化和专业化,但学科专家熟悉自己的领域,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确立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目标,还应该包括思维、情感等内隐的目标。教育目标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课程编制中,教育目标是最重要的。因此,受泰勒原理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泰勒原理强调课程编制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认为教学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1960年代,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但当时研究的课程项目,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来确定目标,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泰勒原理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把“要你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问题”。教师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满足感。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制
  泰勒除了提出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之外,还提出了第五个问题,即“学校或学院的教师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当前,我国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丧失,教师成为单纯的传递课程内容的工具和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一般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教师逐渐远离课程研制以及对其他课程事务决策的过程,成为单纯的课程内容的讲解者和知识的传递者。国家规定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的课程实践主要是执行外部专家的课程指令、忠实地实施专家学者开发的课程材料,认为课程决策是政府部门和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变迁和课程范式的转换,这种接受式课程实践已越来越不适应课程变革的需求。受泰勒原理的启发,我们要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和编制者,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制,让教师成为课程实践的主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