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

作者:赵 莹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不懂事到懂事,从幼稚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然他 (她)以后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并且要生活得尽可能的适意,那就要学会明白这个世界的道理。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特征、品德素质,大多数是在幼年的时候形成的,这个阶段的早期教育最为关键,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让孩子以学为乐,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深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的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从调查中发现,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们有许多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以下几点家长们都认为必不可少。
  (1)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2)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3)要有适合孩子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庭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少买玩具,多买书。
  
  二、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以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地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然而,在我们的家庭中,因为不了解孩子而产生误会甚至事与愿违常常发生。
  孩子呀呀学唱,爸爸不耐烦地说:“啊呀!你不要唱了,难听死了。”孩子拿回99分的卷子叫家长看,粗鲁的爸爸说:“才99分,没考100分还有脸叫我看?”
  从诸多如此类的言语和相似的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孩子无法接纳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爱,为什么我们的家庭带来是失望和自我憎恶。而不是自尊和自信?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要在同样的总是上撞晕头破血流?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而孩子缺乏自信自尊的全部根源,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三、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在这一社会现象背景下,长辈与晚辈间的教育冲突时有发生,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已成为一个家庭生活和谐的关键问题。
  一位母亲在调查表上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我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幸福美满家庭,儿子叫小斌。我的公公婆婆已退休,在家享晚年。我和丈天在公司上班,对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从不掉以轻心,无论工作多忙,对孩子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尽心尽力,不过,两代人在教育小斌的问题上时有分歧,其实全家人都非常爱孩子,就因为处理不好家庭教育一致性的问题而增加了许多烦恼。譬如,孩子在周日可不可以睡懒觉?我和丈天为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在生活中要求孩子学习、休息、娱乐都要有规律,严格要求自己,而公公婆婆则认为,孩子上了一星期的课,也挺不容易,好不容易赶上星期天,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在譬如孩子的袜子,手绢该不该自己洗等。诸如此类问题,常会出现不一致。
  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健是我们要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万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激发起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我们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中国的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考了多少分?”。美国家长见到孩子第一面,常常会问:“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今天在幼儿园只是学会了一种搭积木的方法,也许只是知道了一种昆虫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聪明的美国家长在倾听中满足了孩子对于创造的快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