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班主任要注重对心理焦虑学生的辅导

作者:亢立华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阶段。这是一个充满着依赖和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矛盾的时期,是性成熟开始的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心理发展重大变化的重要转变期。它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做班主任工作教师的重要职责。
  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抑郁、多疑、退缩、嫉妒、无端恐惧、过独焦虑、强迫行为等,本文针对焦虑学生的心理辅导做一点探讨。
  何为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或恐惧的情绪,大多是因为遭遇到威胁或内心的冲突而引起的,是一种紧张、惊恐和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焦虑按期状态可以分为三类:(1)现实性和客观性焦虑,是由客观上的某种因素形成的,考试焦虑就是其典型代表;(2)神经过敏性焦虑,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引起,因此对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焦虑反应;(3)道德性焦虑,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规范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一起的内疚感。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会因细小的事情而产生焦虑,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有的担心到学校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有的对学习过度紧张,总是害怕考试成绩不好;有的因为自己的小缺点,害怕老师批评斥责,甚至发展到逃学。这种焦虑就是重度焦虑,它导致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大大降低,引起睡眠不好、做噩梦、饮食不振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
  秦梦欣是我班一位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但入学后(高一),我发现他有一些缺点,比如上课时,如果老师稍微批评他一下,她就表现出很反感的样子,作业稍微多一点,就不停的抱怨,考试时,如果前一科没有考好,下一科也会受到影响。一次物理考试后,他的成绩很低,我找他了解情况,他告诉我,他当时不理解两道题所说的情景,心里感到特别烦,后面带着情绪答题,题目的正确率比较低。
  作为班主任,很为他担心。通过向家长了解情况,我认为他有焦虑的表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压力过重,尤其是考试对他的焦虑情绪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方面的压力一部分来自家长,由于学生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对他的要求非常高,要求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平时在家讲的就是你要好好读书,除读书外,什么都不可以做。一部分来自教师和学校,对一名好学生而言,每个老师都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一部分来自学生自己,在升学的残酷竞争下,他对自己的要求一刻也没有放松。家长,教师、学生自己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与期望,都转化成了学生的压力,学生长期在压力作用下,必然会产生焦虑。发现了问题所在,我及时制订了辅导策略。
  首先,要求家长不要过度强调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根据学生入学时排名和每次考试的难度系数及学生在校日常的表现等因素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表现。希望家长多关心孩子生活,如饮食起居等。也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自己的空间,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
  其次,我逐步对他进行心理辅导。第一步,使他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带来的影响。第二步,指导他努力学会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心理压力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告诉他如果有了困扰就及时找老师、家长或朋友诉说,或者请他们开导开导。告诉他,诉说自己感到烦躁的事情并不丢脸,不要有“不好意思”的想法。第三步,指导他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他不开心时会摔书本,这属于过度的情绪发泄,要求他加以注意,平时多提醒自己,例如,可以在自己的房间、书桌等地方写下“制怒”等字样,时刻提醒自己。
  秦梦欣能够理解老师所说的、所做的是为了帮助他,所以很配合,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开始能找老师诉说了。另外,他在自己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写下了许多的警示标记。
  通过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秦梦欣上课时发脾气的现象越来越少,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了,他的心理焦虑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期,出现这样的焦虑心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心理健康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理疏导上下足工夫,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