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苏志平 惠 平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打造创新平台,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并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中学语文课改实践,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想象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其“问题意识”,开发学生创新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鼓励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的强劲翅膀。因此,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如笔者教学初一第二册《孙权劝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本剧,指导学生运用想象表演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物。课后布置想象作文《方仲永巧遇吕蒙》。结果学生的作文想象丰富,内容写得都较丰满。这都得益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挖掘,和开拓性想象。
   2.打破思维定势
  学生有时思考问题或回答问题不符合常规,也指不符合问题答案标准,但其间有时孕育着创新意识。因此,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如分析《黔之驴》一文寓意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寓意的理解,结果有的同学从驴的角度点明讽刺如驴一样的外强中干的人;有的同学从虎的角度指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胜利;还有的同学把驴看作人才,点明人才无用武之地;还有的同学指出驴、老虎各有其长…… 对于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都宜肯定,有些理解甚至有错误也可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让学生自己去进一步学习消化,最终达成意见的统一。其实语文教学中的有些问题是不一定要求都要统一理解的。对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既有对问题的统一的认识,又有个人对问题的独到理解。
  3. 引导质疑问难
   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以疑问开始。有疑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为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提供争辩的机会,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讲到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但每个星期天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翘首企盼于勒回家。提出:“他们需要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菲利普需要一栋豪华别墅;两个姐姐需要漂亮的衣服和高贵的首饰;若瑟夫需要的是巧克力、麦当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琴弦,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展。
  
  二、在作文教学上下功夫
  
  培养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得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
  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如《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逃之夭夭”,为人耻笑。笔者要求学生写《南郭先生后传》,要写出新意。有的写南郭先生逃后深悔不学无术之过,于是痛改前非,求教名师,苦练三年,终于成为名传齐国的吹竽大师;有的写南郭先生逃走后,进了吹竽班继续学习,学业优异,再次被齐王招聘,当有人认出他就是当年的欺君之徒时,齐王非但未治其罪,反而赞赏他“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成为美谈。这样既有趣,又深刻。
  2.作文的方式要多样、形式要创新
  作文教学要引进大散文写作观,随想随写,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能大大提高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构设创新舞台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因此我们必须开辟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设置一个创造创新的舞台。
  1.课前几分钟演讲
  每节课前抽出几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让学生讲述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精彩片段、或阅读体会。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写作能力。
  2.课外阅读活动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举行各种阅读交流活动,检阅学生的课外阅读收获:如,开展词语接龙、好词佳句联颂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评选优秀文摘卡和阅读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和共同参与的师生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在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促进读书氛围的形成,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⑴针对热门问题或有意义的话题开展辩论会;
  ⑵组织指导学生创办“手抄报”;
  ⑶成立文学社,创办文学社刊;
  ⑷组织朗诵比赛。
  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