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促进品德有效学习

作者:曹清香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静止的教材发生动态的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形并茂的视听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以实现一种能体现学生主题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品德 激发兴趣 培养素养 激活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按照这一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开拓多种学习渠道,把信息技术融入品德课程,我具体在三个方面进
  行了探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因素”,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活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起了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1.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一课时,儿童由于缺乏经验,容易在自己独立活动时候出现危险,为了增强儿童的保护意识,培养儿童的自救能力。我用数码摄像机拍了一些学生不安全的行为。①在家里。用湿手拔电源插头,把樟脑丸当糖食,把手塞进狗的嘴里等。②在学校。例如有些学生下楼梯坐在护栏上往下滑,绊倒了,压在一堆;几位学生在走廊上你追我赶,以致撞倒了很多学生;有的同学站高高的主干道上,往下跳,等等。③在户外。高压线下放风筝;星期天几个同学放学跑到池塘去游泳;上学、放学过马路不走天桥,翻越护栏,等等。我利用这段录象制作成课件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认识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也让学生很容易地去辨别是非,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2.借助电脑让学生亲自操作,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如利用校园网络教学乡土教材《追寻将军足迹,做红色接班人》一课时,把学生带进电脑室学习,一听说到电脑室学生立即欢呼雀跃,一个个像离弦的箭似的冲进了电脑室,我布置完学习任务,他们迫不及待地在校园网络中,很快了解红安两位国家主席、223位将军的个人生平简介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徐向前元帅关于“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题词;还了解到将军们为将军城小学题的词、写的信、赠的书。学生通过查阅这些资料,自由地交流学习,更好地了解红安的光荣历史,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热爱家乡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又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学品德课有些内容是从历史的角度和法律的角度来体现的,儿童对那些内容缺少直接的生活体验,需要通过间接的渠道来获取。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如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时,首先确定目标:第一,利用电脑网络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体会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第二,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学习,利用网络了解古代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近代通信是怎样发展的,未来的通信方式可能有哪些。第三,每个组对调查的结果、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如现代通信方式的种类及特点;我们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及人们有什么样的通信感受、体验;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举例说明;通过调查,提出我们还有的疑问,以便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各组选择一个重点问题,作好课堂汇报的准备。其次,确定学习步骤:课前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划分多个学习任务,班级分成多个小组,指定或选择每个小组的目标及具体学习要求。各个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图片、数据、等收集的归类。学生搜集资源(通过联网)和运用电脑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学习小组用多媒体进行汇报,整个班级综合小组情况,整理一份研究报告。最后,进行评价。
  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和学生的多向交往,让学生在认识和了解现代化通信方式的同时,学会选择和利用各种通信方式;让学生了解传媒的同时,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传媒来获取信息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激活思维。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我们的大地妈妈》这课时,我把课文中大地妈妈一笑一哭的两幅图片扫描到电脑上,将画中的内容编成故事,使声像合一,展示给学生看。看着学生关注的神情,我问学生:“大地妈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疑问:大地妈妈为什么哭了呢?是谁伤害了大地妈妈呢?怎样才能让大地妈妈破涕为笑呢?我怎样帮她呢?鲜明的形象与声效的有机结合,给学生带来具有感染力的视觉效果,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诸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正是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当这些问题是经学生思考以后有感而发的,其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品德课快乐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习生活,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方晓波,陈光全,杨小龙.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梅桃源,冯长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解月光,董玉琦.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