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作文教学需要源头活水

作者:王惠莉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承载思想、情感、认知的综合书面表达艺术,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厚积薄发。笔者很早就着眼于作文的语言文字、情感思想、人物形象、自然美景等的积累教学,几年下来,有了一些心得,现结合本班学生的一些实际例子,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重视言语学习,“下笔”才能“有神”
  
  1.多积累
  厚积薄发,“下笔”才能“有神”。只有积累多了,写作时,那些妙词佳句才能源源不断地从笔尖流淌而出。如何积累,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不必多说。我想说的是,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名词不断涌现,像纳米技术、克隆、千年虫、反物质等,不胜枚举。如果我们的词汇仅局限于课堂所学,不注意向外拓展,那么所写的作文又如何能表现时代、表现社会呢?显然我们还必须留心生活,关注时代,从报刊杂志上汲取营养,积累新的词汇。这对提高我们的作文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2.勤揣摩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传神生动,既写色彩鲜亮的静态,又写草木萌发的动态,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江南春色。这实是作者反复揣摩、几经修改的结晶。我们中学生要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力,必须做到勤揣摩。改变自己的惰性思维,借助工具书,揣摩吃透头脑中某些一知半解的词。要反复推敲范文佳作中的精妙之处,领悟其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其中的“窜”字传神。又如《孔乙已》中描写孔乙已动作的几个词“排”、“罩”、“摸”,十分准确地刻画出了孔乙已的性格特征。这样的例子很多,值得我们反复揣摩玩味。要勤于揣摩自己作文中的词句,力求表达得传神生动。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可见,真正的用妥一个词并非易事。我们对待自己的作文只有抱这种认真地态度,才能提高语言运用地准确性。
  3.善借鉴
  我们学过不少的范文,其中很多都是言语的精华。不少学生也将它们背熟,可写起作文来,这些知识却被孤立起来,闲置一边。取而代之的是苦思冥想,闭门造车。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断层”现象,实是缺少借鉴的结果。我们不但要学会借鉴,而且要善于借鉴。借鉴文章的修辞、句式、语言等技巧,为自己的作文添彩。如一位学生在《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中这样写道:“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显然,这一段由《岳阳楼记》末尾改编而来的话,幽默诙谐,富有情趣。值得注意的是,借鉴并不等于抄袭,写作时,我们必须依据作文情境,把握“灵活”二字,切忌生搬硬套。
  4.巧运用
  学习词语、积累词语,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运用词语。为了提高作文言语的表现力,我们除了正确运用之外,还得学会一些语言技巧,做到巧用。诗歌词赋、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大多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极富表现力。巧妙地暗嵌在恰当的语境中,会使文章饱满、厚重,增添几分韵味。如“如今只要看到相片上那轻灵的舞姿。我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同时,我还会吟起冰心的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啊!这用奋斗换来的成功,这永远难忘的喜悦”;“巴尔干战火刚燃烧时,俄罗斯表现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姿态,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晚自习时,几个同学在咯咯地嗑瓜子,教室里‘余音绕梁’,有人戏称:听取瓜声一片”。引用恰切,语言面貌顿新,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重视情感积累,“情动”才能“辞发
  
  积累积极的作文情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就是说情感积累是写作的巨大推动力,当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才会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欲望。
  1.关注自然
  林语堂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支动人的乐曲,那青的山,绿的水,万紫千红的花草,五彩的云霞,鸣啼的百鸟,如筝如笛的山泉流瀑,绿肥红瘦的意韵,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有意识的让他们欣赏大自然,让他们体察自然美,能激起许多美好的感悟,由感悟而引发理性思考,能使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领悟其意蕴,提高自我的人生境界。观察的是景──风景、情景、场景;联想的是情──亲情、爱情、友情;感悟的是理──事理、情理、哲理。景、情、理化而为一,就是认识人生的真功夫。只有感悟,才能看到大江大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壮丽景象而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千古传唱的诗句;只有感悟,才能看到西湖妩媚秀丽的美景而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佳作;只有感悟,才能会把静美的意境描绘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无尽感慨和回味……
  2.关注自我
  所谓关注自我,就是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独特自我,就是在写作中,要勇于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如特殊的理想、特殊的喜好,特殊的生活。让学生把“个性化”的自己展现给大家,把自己的独特风貌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读者面前。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真实自由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明白,感情和认识发自内心深处,就会给人以感染,引起共鸣;相反,矫揉造作,空话、废话、套话连篇,只能让人生厌。感情思想上的自由,不仅对写作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完善也有重大的影响。它不仅能培养诚实的人格,还能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剖析自己。使学生在写作中“成为自己”,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
  3.关注社会
  社会是我们的舞台,是人际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人和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等,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主题。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的狭窄圈子中跳出来,写观察日记、搞热点讨论、进行时事分析、时文赏析、听学术报告等,对社会热点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其他一切感受,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穿着打扮、兴趣爱好、性格情趣等,来形象地描述和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来折射社会、反映现实等,多角度、多元化地观察、思考、碰撞,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设计同一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拟题;同一题目,引导学生多种立意;同一中心,引导学生
  采用多种体裁表达等等。
  
  三、重视形象分析,“领悟”才能“参照”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阶段。语文教材中众多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闪烁着心灵美、性格美和言行美的夺目光彩,在他们身上体现着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体现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为同学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如《散步》里的三代人相亲相爱,人到中年,自觉地赡老养幼的责任情怀;《背影》中父亲虽境况窘迫,仍故作轻松的拳拳爱心;《金黄的大斗笠》,雨密情浓,姐弟俩纯真甜美的笑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陆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无一不令人铭刻在心。他们的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幸福观、价值观,往往会熏陶感染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站立起一个大写的“人”字。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完成语言文字、情感思想、人物形象的积累教学,文思才能如水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