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理解

作者:党翠香




  几年来,我吸取众家之长,认真学习“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实际,从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为:(1)整体感知,交流感受。(2)把握主题,阐述主题。(3)品、赏文章,自我评析。(4)经典阅读,开拓视野。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一、抓住文本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无本之木必将枯萎;无源之河必将干涸。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语文的根本,既体现着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有独特的闪光点。课堂教学设计应扣住这文本,才会保证课堂的实效。例如:教学古诗这种文体时,我抓住两点:(1)诗句的韵律美和意蕴美。这是文体特征,通过学生诵读和教师适当点拨“诗读百遍,其义自见”(2)名句赏析,古诗之所以源远流长往往是因为其中有佳句,全诗的情感和独特魅力大都体现在名句上。而在教学散文《春》时,即抓住了“形散文不散”的文体特征,又抓住了细致观察,生动描写这一独特的语言特点。这样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会准确把握文本,才会使教学设计意图明晰,井然有序。
  
  二、语文教学,应注重方法指导与运用
  
  “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进行文体教学,给课文加点评,编写提纲,对比赏析……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降低自学难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关文体的教学。首先应让学生了解有关文体的要素,然后根据具体的课文让学生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议论文的教学,精讲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吴晗的《谈骨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议论文的三要素,明确各要素的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特点及其要求。还是以《谈骨气》为例,“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且它是一个正确的命题,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这样,论点的概念和特点(正确、鲜明)都体现了出来。那么,如何让别人认同这观点呢?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文中所举的事例上去,告诉学生这就是论据。然后文中的例子若改为班里学生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一下效果,经过比较,自然得出事例的选择要典型,即应该是大家所公认的,正确的,这样论据的特点和选择都明确了。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就叫论证,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事例论证,还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等,依据论证方法的名称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内涵。最后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这一环节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至此,议论文的有关知识都有了体现。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解决自读课文。搜寻有关信息,分组讨论,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走向讲台,做一次“小老师”。这样,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还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三、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不是求同——让学生众口一词,而是求异——让学生张扬个性。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谈出自己的见解,多角度思考,挑战传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常有惊人之言。如教授《愚公移山》时,一位学生感叹道:“‘愚公’最好没有后代,你想一代代人只是为移山而生,为移山而死,多枯燥的一生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授《孔已己》时一生叹道:“幸亏孔已己没功成名就,否则世上又多了一个不劳而获的庸官,甚至是贪官也未可知也!”另一位学生说道:“孔已己生活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它不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增强,同时也提高了阅读与写作能力。当然在学生飞扬的思绪中,还是要求学生以文本为基础,不能独立于文本之外。
  总之,语文既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让语文知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时时处处运用这些知识,并在应用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懂”得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只有教会学生会用这个工具,并在运用的基础上创新这个工具的内涵,才能说明学生掌握了这门工具。作为语文老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丰富的内涵,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永恒魅力,真正走进国学,并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