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拨开云雾,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作者:耿 彪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语文教学理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时间,轰轰烈烈的语文教改遍及大江南北,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铺天盖地而来,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人们既有种莫名的兴奋,又有些许疑惑,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就是课改吗?回答是否定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新课改,一定要注重实际,走出误区:
  
  一、语文课的“人文性”不能等同于思想教育
  
  新课标规定:“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 并重的,语文的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便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大肆渲染的“人文教育”,诸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等等。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的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更不能牵强附会的进行所谓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老师大讲特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违背了语文课的教学原则。语文课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样是与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的,离开了对文字的感悟,对文本的理解,其人文性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通过分析动词的作用,让学生体会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过程,通过分析“祸不单行”的家境,让学生领悟父爱的深沉,这种静静的分析悄然地感动着学生——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已无需更多的表白,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此时,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此所起的作用,语文的人文性便如行云流水般的暗含其中。因此语文课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学生对文章的“美”的认识上,既有对文章写法美的认同,又受到文章意境美的熏陶,从而很好地完成人文与工具并重的教学目标。
  
  二、展示新的授课形式,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允许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在教改盛行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上百种教学方法,更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淡忘传统的教学形式。然而冷静观之,我们却发现,形形色色的教学法大多只能专人专用,普及难度较大,硬性的推广也只是变为了形式,丢失了课堂的精髓,成为“东施效颦”而已。但传统的教学形式——讲授法,却极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问、答、议中同样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教师的风采。讲授法包容的内容极为广泛:读、讲、问、答、议,里面不乏学生的思索,而思索的过程恰恰是学生独立的创造的过程;而组织教学、讲授知识的过程同样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有幸听过韩军老师的《天上的街市》。课堂是由韩老师饱含感情的朗诵开始的,起伏的音调、和谐的节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学生已经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围绕着老师的问题,学生开始纷纷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飞扬着奇妙的思维,旋转着不凡的才思。在问答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并引领你走向新的境界。这样的课上,我们看不到所谓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方法,也看不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确实感到了语文的存在,感受到了文本的魅力所在,更感受到教师的灵动,学生的创新。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泯灭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它并不违背新课改的精神,它在教改中,应该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被众多的教师所认同。
  
  三、多媒体设计的精美不能代替文本的语言内涵
  
  二十一世纪,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极大的教学空间。精美的画面,优美的声音,高速便捷的展示效果,深得广大教师的垂青,然而语文课是以感悟文字,形成意境为教学特点,因个体的不同而形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最佳效果。听过几节利用多媒体的课,一般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便以一种极易引人的眼球的画面展示给所有的听课者,或卡通,或动画,应有尽有;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依据文本内容不断的变化画面,幅幅精彩,美不胜收,当然也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了听课者,包括学生,相信学生会不约而同的记住了那些美丽的画面,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在这些精心设计的美的背后,我们不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少了语文自己的东西!多媒体的展示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更甚的是忽略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感悟文字的美感,失去了语文课的特质,而演变为美术课、动画课。因此语文课要慎用多媒体教学,要为文而用,为本而用。
  
  四、 “学生自主”,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
  
  《新课标》指出“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但是并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众所周知,选入语文课本的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的作品,学生因受阅历、认知的限制,不能透彻的理解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找好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参透文本的内涵,而非全然的放给学生。例如:教授刘白羽先生的《白蝴蝶之恋》,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珍视,对人生的独特的体验(如文中白蝴蝶在作者的帮助下能够自由飞翔时,作者那种茫然若失的心情)。如果全都放给学生自己解决,我们会发现,学生其实是一无所获。对于文章多处的心理描写,都需要教师一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为理解文章中心奠定基础。
  
  五、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但要否定学生脱离文本的感受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允许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的见解应该是建立在围绕文本进行的基础上的,而非脱离实际的漫空想象。例如:在讲授《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学生提出作者对圆明园的高度赞美是表示作者希望人们都去观赏圆明园这一古迹,完全脱离了文本。《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谴责与批评,对远征军摧残圆明园恶劣行径的强烈的愤慨,而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的赞美更反衬了英法联军的残暴。因此类似脱离文本的理解,应该坚决地给与否定,而非模棱两可的态度。
  总之,面对热热闹闹的语文新课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审视我们的教学改革,扬优弃劣,才能走出教学的误区,我们的教改之路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