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作者:张勤海
一是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但某些时候,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喧宾夺主。其实,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对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教师万不可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教学的“科学性”。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不可,似乎讲了就不“课改”了。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知识学生能够去发现,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就应该尽可能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设计的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来年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应顶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么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是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没有区分学生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课堂也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
四是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应注意“需求”、“适度”。一上课就把界面搞的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痕迹。其实,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教师要辨证、科学的“扬弃”、“取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五是教师不知介入学生的活动。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把时间和课堂的空间换给学生,但学生活动时,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看看教案,摆弄摆弄教具,好象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没事了。实际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特别的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调整教学思路。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对学生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巡视过程中要关注讨论的进程,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六是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逐渐学会积极参与,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会出现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特别紧张。这时,教师要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一旦碰到不会的问题,要勇敢的坦诚相对,与学生一起探究,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教学在教师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情感随时做自然、和谐的调整。即使有时不能完成任务,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的。
总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讲究知识把握的科学性,又要讲究课堂组织的艺术性,还要兼顾教学效果的高效性。因此,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能提高课堂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