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课堂的“动”

作者:金贡亚




  当今,新课改可谓是色彩纷呈,各种辅导信息资料铺天盖地,社会活动丰富多彩,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已使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从辩证的角度看,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思维能力活跃起来,个性表现出来,手脚解放出来,全心融入到学习中,这样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这样的“动”并不是“乱”,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操作有序、有度的“动”。
  那么,“动”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实践呢?笔者认为主动、连动、互动、生动是其准则。依照这一准则笔者进行尝试,得出如下几点方法:
  讨论法:这里的讨论和一般方法稍有不同,讨论的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的话题而引申或学生自主确定话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教师不宜过早下结论,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还会使一些胆小的学生更怯于在课堂上发言。无论学生答的正确与否,都给予鼓励,让他们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讨论中,会有创造思维火花闪现,老师如相机引导,关注学生表达的愿望与自信心,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往的课堂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口头语:“好不好?对不对?”同学齐声答应:“好,对!”这种整齐划一的形式,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训练是极为不利的。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从过程和方法角度提出学习目标,关注过程,关注语文的实践活动,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本身特点。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讨论,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基础迅速转变为发展性能力,综合能力也相应提高。这样,学生就不是为了单纯获得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学习。
  表演法:这种形式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天生活泼好动,通过课堂上的情境表演,学生进入角色,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间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情趣。
  譬如,低年级写话训练有一项内容是写留言条,教材给定的内容让学生写,这样定人称就是一个难点。不少同学对于自己是代谁写的,应该是谁写给谁的搞不清楚。这时教师能换一个方式,让同位同学扮演角色,轮流进行对话练习,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经过这样“动”的实践,会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要求。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活动中,教师不应指导过细,应着力拓展学生的活动思维空间,使学生自己发挥,让其真正动起来。
  陶醉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培养其能力。此种形式在朗读的指导上运用较好。有的教师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为了烘托课堂气氛,分析一段文章后便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整齐有力的读书声会给听者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领会文中蕴涵的情境,我们为何不让学生沉浸到文章的意境中去,这样不是更深入,更好一些吗?
  当然,教无定法,还有许多形式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实践,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动”的理念,无疑会给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教师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的教学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