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提升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赵 悦
[关键词]《青蛙和蛇》;教师;文本解读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从授课的角度来讲,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生三维目标。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解读的过程,即对此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培养学生解读他文本的潜在可能,而非对文本的机械意义的解构或完成。然而,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很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而不是用自己解读的结果替代学生的解读过程。因此,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在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许多教师把教学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释奉为圭皋,在分析作品时,虽然能够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参考书对作品的分析上,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分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这种做法在无形当中就扼杀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创新思维,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苍白。
《青蛙和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说课稿、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实录,发现很多教师在对阅读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的时候,都是这样设置教学目标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2)在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教师对于课文的解读普遍都放在“自然生存法则”上。
随后,笔者又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稿和教学参考用书做了一个详细地比对,发现两者有相当程度的雷同。教学参考用书对于本课阅读教学的说明如下: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2)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动物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
(二)要点提示:——关于阅读。教师可用实物投影仪边演示边绘声绘色的讲叙这个故事,或制作成课件播放,提问:青蛙和蛇能一直在一块玩吗?为什么?帮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教学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
……
从第六自然段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青蛙和蛇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的现实。第七自然段的“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这种可能是没有的,引出自然界中还有不少这样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动物。
这课的分角色的朗读,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其他写青蛙和蛇怎么游戏的只是铺垫,没有必要过于强调它们的友谊,也不必为此而遗憾,生活中也是这样的。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他们对于该文本的解读都在不由自主的向教学参考用书靠拢,可以说这些教师对于该文本的第一次解读就已经失去了多元化的意义。
在后来多次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觉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小青蛙和小蛇的美好友谊顺利过度到他们不能成为朋友的残酷事实中来,授课教师一般都采用了CAI课件导入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因为教师心中都很清楚,以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对于什么是“自然法则”并不很清楚。有教师认为,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在学生充分了解了青蛙妈妈的担心后,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接观看蛇吃青蛙的镜头,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蛇的残忍,对青蛙妈妈的担心也就更为理解了,对于小青蛙和小蛇不能成为朋友自然而然就理解了。但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当授课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讨论小青蛙和小蛇到底还能不能在一起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让人出乎意料的。有学生说不能,也有不少学生说能,赞成它们在一起玩的理由是:既然它们玩的那么好,就算青蛙妈妈反对它们在一起,它们还可以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一起玩。这时候老师通常都是在学生的激烈讨论声中,匆忙展示一下蛇吃青蛙的课件,然后直接在板书上大写“不能”两个字(如下所示)来结束自己的教学。
笔者认为除了“初步了解自然生存法则”之外,这篇课文其实还可以有很多个解读点,如珍爱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人要相亲相爱,要有仁爱之心;感受母爱的无私;珍视友谊;现实与愿望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同的人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学习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做朋友,与自己的敌人做朋友;动物存在危险性;生态平衡,每种动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当然,我们不能说那些按照教学参考用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师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他们按照教材整体安排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只是无形中陷入了教材故有的解释体系当中无法挣脱。作为一篇“知识性童话”来说,教学参考用书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过于沉重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阐释“自然生存法则”的概念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多想想是否可以选择其他的解读点作为切入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向教学参考书靠拢。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辩等综合素质,他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无论所呈现的文本是何种形式,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多元解读的能力,在备课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多个解读点或者教育的亮点。然后再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加以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根据教参的内容,仅仅把备课的思维局限在教学参考书所列出的教学重难点上。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的是新颖的、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和设备,而教学观和授课思维还停留在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上,就很难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兰 .解读文学作品主题应持有多元的开放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汤立宏.提高对文本的研读能力[J].上海教育,2007,(11).
[3]葛永腾.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案例解读[J].湖南教育,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