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严师”正义
作者:李立忠
玉律,实误人匪浅。故今特撰文详辨,以求还其本色,名之谓“严师”正义。
一、严师之内涵
教育要想有效地施行,实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而自来有“严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的说法。然则名师固然可遇而不可求,而严师呢?亦决非如人们常说的仅靠严格甚或是严厉的要求就能使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究竟何谓严师?严师又何以和名师一样能出高徒?
《三字经》上说:教不严,师之惰。后人多理解为教育教学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否则就是由于教师的懒惰。实是出于对“严”字的片面理解,教育实践对此作了极其有力的说明,勤勉而能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很多,而其教育教学的结果却常常并非如人们的期望。这不单单是因为人们的期望过高,也不单单是社会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不可将原因全归咎于学生之顽劣,就其一端来讲,还在于作为主导的教师本身。清人贺兴思在注释三字经时对严字作了这样的注解:严者,善教之方也。此说如醍醐灌顶,实在使人在百般困惑之际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也是对“严师”的最为恰当的见解。严师就应当是既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善于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如此,则严师即可以和名师等量齐观。
二、严师之境界
严师既然是善教之师,那么,如何才能算是善教呢?就教育的结果来看,举凡学业卓有成效者,多是由于其内心深处有强大的驱策力,即教育心理学所说的需要和动机,而绝非单纯依靠外力的强迫。因而善教之师必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的教师。否则,单单依赖于外力的强迫,也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而一旦外力消失,学习的动力也就荡然无存,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并无益处的。
孔子的学生颜渊在讲述孔子对自己的教育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能够使学生“欲罢不能”,这便是严师的最高境界。孔子于颠沛流离之际,惶惶如丧家之犬,却仍有不少学生愿意追随左右,与其同甘苦,共患难,正是由于孔子深晓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才使得学生“欲罢不能”。学习本身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会有所收效的,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愿意付出这种努力,教师应该深深体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乐学,才能达到严师之境界,教育教学也才会臻于理想的境地。
三、严师之要求
古人云:经师易获,人师难遇;《学记》中也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更应当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人生的领路人。故经师与人师,既是对教师不同境界的分类,也是对教师的不同要求。对严师之要求,实出发于社会,立足于学生。教师之责任在于教书育人,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能否积极有效地完成历史、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是对严师的总的前提要求。
具体而言,对严师之要求,首重其德。对德的解释,首先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严师必热爱人生、热爱生活,有乐观的生活信念,有不懈的追求精神,有不挠的奋斗意志,推之则能爱事业、爱学生。孔子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盖缘于此。
德还应当是一种胸襟、一种眼界。严师应当既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能够身居陋室,心忧天下。虽不为吏,心中亦怀万家忧乐,不可仅为稲粮谋,此即《易经》所谓“直方大”是也。
对严师之要求,还应当做到知行合一。自来有知易行难的说法,可见行之不易。所谓“知行合一”实则就是对宇宙、社会、人生要有透彻的理解,方能做到不惑。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是要人们通过践行体验,做到对三者融会贯通。如此,则教学必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方能不照本宣科,不因循守旧,做到切中肯綮,游刃有余。
其余对教师之要求诸如为人师表等,做到上述,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此不赘述。
四、严师之途径
当下教师之累虽有任务繁重、竞争激烈之由,实则多出于技穷,说白则可以无能冠之。技穷而勤且对学生愈加严格甚或严厉,必连累学生亦苦不堪言,导致师生互相埋怨,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故为人师者,当以严师为追求目标。
严师并非仅通过参加教师培训等即可以培养成的,需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反思与总结方能日新趋就。故严师之功不在课堂,课堂只是结果的演练而已。
欲为严师,必严于律己,重德修身,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必勤而不惰,博闻广见,善于思考,及时总结;必中道而行,合情入理,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对学生必爱不滥施,恨不过激,严中有爱,恨中带情,理智处事,避免过犹不及。教学必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不拘泥于教材,放宽眼界,注重方法,运用智慧,讲求实效。
五、“严师”与“逸师”
许多学生为学所苦,而许多教师也为教所累,皆无快乐与幸福可言。以致于师生的心理问题屡见报端,并且议者纷然,莫衷一是。就常理而论,人的感觉有痛苦之说,也有痛快之论,二者皆以痛为前提,即都需要有所付出,但其结果却派然两分,究其原因,实在是由于人体与外界交流的失衡,付出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劳而无获,则必感到痛苦;付出得到回报,满足了人们的期望,则感到痛快。明乎此,则可寻求对症之方。
被称为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的《学记》有这样的论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使其善学,则逸而有功,否则将勤而招怨。逸而有功,则欣然乐然;勤而招怨,则凄然惨然,痛苦与痛快在此即可见分晓。故严师之功当施于课下,以研究学生、教材教法为要,课堂则当是逸师,因材施教,在方法上稍作点拨即可。如此,学生既可得法于课内,又将得益于课外。
六、严师与学生
《学记》中提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生之道,师必树威,威不在权压,而在于人格魅力与道德品味,此皆并从学识上修来。师有威则学生能向道敬学,教学方能做到有序,有序则师道尊严立,此为古今有效教学及教育和谐发展之根本。
师生之间,当亦师亦友,课上为师生,课余为良友,一心向学,无话不谈。严师对待学生,必宽严有度,奖惩分明,揆情度理,民主而不放纵,严格而不压制,亦堵亦疏,循序善诱;严师不大话欺人,不大驾凌人,师生能做到心无隔碍,心灵相通,如此则“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必有效且有功。
教育之问题,频为社会之热点。纵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既非靠名词之堆砌,亦无需口号之倡扬,更不是依赖打补丁就可以彻底凑效的。教育是高尚的,教育更应该是朴实的。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只有不囿于浅见,脱却藩篱,拓宽眼界,下大功夫,在文化与国际的大视野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去芜存菁,沟通熔铸,方能使教育走上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担当起历史赋予教育的重任。以上为近年读书思考与在教育一线中的体悟,偶有所得,缘笔成文,就教师一端,略抒己见,或可有益于教坛有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