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英雄不完美的谢幕

作者:徐玉宇




  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自古以来一直倍受人们争议,历代名家对其有褒有贬。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司马迁本人对项羽的评价也是有誉有毁:“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我们仔细评读《史记?项羽本纪》对项羽之死的描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项羽之死,虽然悲惨但不壮烈。
  项羽自垓下被围之后,已尽失其英雄本色,甚至男子汉的气概也几乎丧失殆尽。他犹如一只被追赶的丧家之犬,落荒而逃,漫无目的,偶尔向天狂吠一阵,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极端恐惧,最终穷途末路,只好自刎乌江边。项羽之死,可悲可叹。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的设计,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作为楚军统帅的项羽,听到楚歌之声“大惊”,不能沉着冷静,先自己乱了阵脚。在感叹楚人何其多时,他已经对胜利失去了信心。主帅如此惊慌失措,手下的将士又能如何,这样的军队怎能抵挡得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呢?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不是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军情,讨论如何应对局势,而是夜起饮酒。借饮酒浇愁,排解心中的苦闷,借饮酒壮胆,掩饰内心的恐惧。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明知大敌压境,却置十万大军于不顾,顾虑的是自己的美人和坐骑。一旦身死人手,自己的美人和乌骓马会是怎样的结局?是葬身于乱军之中,还是落入刘邦这位好色之徒之手?不论怎样的结局都是悲惨的,都是自己不愿设想的。尤其是自己的美人,一旦遭人凌辱,自己的英名也会被玷污,还是让她自己“清白”地离开这个世界吧!深深挚爱着项羽并且曾经帮助过项羽的虞姬,怎么也没会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下场。可悲呀!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好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此地此景本应鼓舞士气冲锋陷阵,他竟然面对三军将领痛哭流涕,曾经那个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虎将已经消失了。“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莫能仰视”与“莫敢仰视”仅一字之差,但是却准确地反映出项羽两重天的境地。当年威风凛凛的上将军,现在是那么的楚楚可怜。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看起来像突围,其实就是乘夜色逃命。十万大军啊,他只精选了八百余人。为什么?人多动静和目标太大,不容易逃脱成功。那十万大军,他们抛妻弃子离别父母前来投奔他,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竟然弃之不顾。这时的项羽,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吗?想当年“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时隔短短的几年,今天应该完全还可以重整旗鼓,再次杀汉军个片甲不留,尽显当年的雄风。项羽还是哪个项羽,军队还是那支军队。可惜啊,霸王却选择了逃跑之路!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只精选八百余人,仅此项王也未能顾及周全。一路狂奔,只顾自己逃命,哪里还顾及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慌不择路,致使迷失道路。农夫欺骗,说明民心已失,失民心者失天下。可悲啊!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一百余人,转眼工夫,就只剩二十八骑了。项羽的乌骓马,日行千里,哪是一般的马所能比得上的?项羽啊,项羽!你还算个英雄?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及其他任何人。可恨之极!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明知已陷入困境,还要逞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好的统帅不是只会“斩将,刈旗”,表现个人的勇猛有力,而是要能统率大军夺取最终的胜利。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不肯承认是自己失败,却说“天要亡我”。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恐惧和胆怯。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这时只有二十八骑,应该合力杀出重围,不应该分兵出击。虽然杀了数十百骑,但是汉军亡其两骑,这是不必要的损失。此时如能杀出一条血路,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惜啊!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前面“自度不得脱”,此时“欲东渡乌江”,说明项羽的方寸早已大乱。不渡江如何,渡江又如何,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在将士面前多次说天要亡我,既然知道天要亡你,为什么还要逃?既然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为什么还要抛弃八千江东子弟独自逃命?现在即使过了江东,江东父老还会像当年一样拥戴你?糊涂啊!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十万大军轻易地被抛弃,一匹马却不忍杀之。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头换追随自己十万大军的性命,却把头赠给自己的叛将?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项羽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死后尸体竟然会被四分五裂,一代英雄竟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项羽被围垓下时,楚地绝大部分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是此时的项羽身处绝境,已无战斗的信心与勇气。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这样一位常胜将军竟然面对暂时的挫折却一蹶不振,辜负了江东父老对他的信任与期待。可叹呀!
  项羽死了,他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太多的争论,也留给后人太多的感叹。项羽作为楚军统帅面临困境,不够理智,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悲歌涕泣,逼死心爱的美人,动摇军心;信天命,不自悟,极力展现个人的勇猛;在溃逃时慌不择路,只顾自己,不顾团队;最后不是英勇地战死,而是在走投无路时自刎等等。项羽最后的表现与前期的项羽判若两人,也许正是司马迁的可贵之处,他给我们记述的是历史上真实的项羽。他是生活中的人,不是传说中的神,他有血有肉,他有七情六欲,他也会犯常人所犯的低级错误。项羽死了,他死得太悲惨了。我们可怜他,同情他,也可以赞美他。他是英雄,他的谢幕不够完美,但这才是真实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