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巧用举例激活思想政治课堂

作者:徐从英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它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讲思想政治特别从九年级第三课开始课程的理论色彩比较浓,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学生必然感到乏味。而教学中的举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如何发挥这一教学手段的作用呢?可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举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君子善借于物也”。名人故事、社会现实、寓言、漫画、歌曲、俗语、图表数据都可拿来我所用。拿名人故事来说吧,它可起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榜样的言行和思想活动及展示其成长历程,把高深的理论内涵具体化,人格化,促使学生从这些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教育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进行初三政治《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时,我例举了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模范人物的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直观形象得出的东西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漫画举例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漫画中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图表数据分析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形成较直观的印象,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谚语俗语朗朗上口,寓意深刻,容易理解。歌曲赏心悦耳。如在初三第二课《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教学时我就通过谚语俗语“独脚难行”、“孤掌难鸣”、“独木难成林”、“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一根线容易段,万根线能拉船”。让学生谈谈他们所包含的道理,对自己的启发,并让他们欣赏歌曲《众人划桨拉大船》。而在另一个班级上同一课时,我讲了《三个和尚》的寓言故事,从而让学生感悟到集体和个人的力量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从而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二、举例应具有亲近性和教育性
  
  ⒈亲近性
  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联系学生耳闻目睹的身边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易于引起共鸣。这样的课学生听起来感同身受。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初三政治第二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学时,从家乡人民的吃,穿,住的变化举例,由大到小,远近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变化,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在基于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上提升了理论,做到理与情,生活韵味与理论统一起来。
  ⒉教育性
  举例是为理论服务的,所举事例应具有说服力和典型的教育意义,所举事例与所要说明的理论知识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对其所举事例必须讲清讲透。以评说、归纳、总结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结合学生的感悟,升华其情感。在初三政治第二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列举了近年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方面的数据之比,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素质还不够高,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从而让学生清醒地看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比较落后的现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报国之志。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举例
  
  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倾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的能力。我们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性发展的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激发兴趣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列举事例,既可以锻炼他们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开阔他们的思维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认真干事,负责任做事的能力。如在学《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把讲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实话,说身边的事,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掌握,排遣不良情绪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做情绪的主人”,“用快乐装点人生”。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实现了自我教育。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使实际教学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教学,进而不断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