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数学教学中的“趣”与“乐”

作者:吴春秀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把各种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活动引进课堂,使教学情中寓趣,趣中增智。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实录: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二、开展游戏,体验乐趣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活动最佳环境,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分一分”教学中,我先请一位学生做“指挥官”,将班里的“士兵”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分在不同的兵营里,其余士兵就得按照“指挥官”的指示,站在不同圈里(圈代表兵营)。在游戏中学生们情绪高涨,争当“指挥官”,有的将“士兵”按男、女之别分在两个兵营里;有的将“士兵”按衣服颜色不同分在几个兵营里;有的按头发的长短分类……。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新颖有趣的活动,如:找朋友、小小邮递员、摘仙桃、小猫钓鱼等,这些游戏,把学生引进了“乐学”的大门。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在引导学生乐学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以趣促学、乐中求知,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会迎来一片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