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蒋新莉
一、深入了解学生,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心理学家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由于学生受到的社会和家庭影响不同,性格特征存在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如有的学生父母离异,导致学习下降,性格内向。班主任应该给他更多的关爱,争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来帮助他健康成长。有的学生成绩优秀,但是怕吃苦,不爱劳动,教师就应该从培养吃苦耐劳,磨练其意志入手,为他创造一些下社区学习参观的机会,让他了解不同行业努力工作的先进事例。有的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很好,但是在家里却任性骄横,教师应该和他谈心,引导他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
二、改变教育观念,使教育方法多样化
中小学生热情好动,思想活跃,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十分注意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既重视课堂教育,又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将德育寓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1. 主题活动教育法。围绕某一个教育主题,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一连串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为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领会“十七大”精神。笔者引导学生收集新闻联播和报纸中的相关报道,在班级中开展“一句话新闻”演讲,“国家大事我知道”板报展览,“可爱的家乡”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
2. 专题研究教育法。学生对某一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应集中时间,组织讨论研究,最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担任班主任期间,根据高年级学生不愿意当班干部,怕影响学习,管理中怕得罪人等错误思想,我利用课余时间,召集班干部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起实事求是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了好的班干部对加强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班级团结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大的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之后我们共同制定了《班级干部职责和管理制度》,理顺了班级,干部和学生的关系,使班级管理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3. 自我教育法。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理,自治是发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重要方法。在一次班会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找找我的小毛病”活动,通过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提高了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每一位学生都变的谦虚团结了。
4. 情感教育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施之以爱,历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我班有一位学生从小父母离异,缺少温暖。于是他开始迷恋网络,并逐渐逃课,拿别人的钱去上网,学习也一落千丈。了解事实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并且经常带他吃饭,给他补课,跟他交朋友。同时,在班上也号召大家团结他,帮助他,并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讨论上网的利弊,共同帮助他寻找远离网络,重回课堂的信心和勇气。周末时,我还去他的爸爸妈妈家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家访。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现在他已经戒掉了网瘾,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树立“大德育”意识,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德育
德育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德育意识。班主任应该和每位任课教师加强沟通,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同时,对个别问题学生,应该建立德育档案,让每位教师都关心他们的发展。另外,加强家校联系,净化学校周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加强德育工作必须的手段。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