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的几点尝试
作者:李改格
一、班级管理体制的创新
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头羊,是班级建设的骨架,建设好班干部队伍会引导健康班风的形成,以及学生的自觉自律性的养成。
1. 按岗所需设立多个平级班干部。以往班级管理体制上只设一位班长,这可是班主任考察好长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选拔出来的,班主任自认为差不多,往往开始一段时间还是很上进的,在班内同学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能够指挥动学生,能够“呼风唤雨”。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往往这个班长作为成长时期的中学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和问题,思想上“随心所欲”,不随心就会开始暗地唱反调或是采用不积极心态,“霸气”行为有所形成。如果班主任撤了这位班长的职,往往给当过班长的同学带来伤害,处理不好还会带头“滋事”。鉴于此,创新班级管理体制,设立班长这一职务时,按岗所需设立多个平级班干部。例如,我设立了五位班长:教室卫生班长,班内文化成绩班长,班内考勤纪律班长,团队班长,特勤班长。这样,既避免了设立一位班长可能给班级发展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能让更多同学在班长这个平台上得到锻炼,而且,班内工作分工更细致,在竞争、协作中工作更出色,还不影响班干部的学习。
2. 分段进行班干部升级调整交流,使班干部保持始终上进的态势。比如,低段设立:班长——组长——组员;中段设立:中队长——班长——副班长——组长——组员;高段设立:班委员——中队长——班长——副班长——组长——副组——组员。班干部管理的事务互相交流,各组为一个小班,大部分同学都作为一级的班干部,组员各组只留一名,使学生感到班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和组员是平等的。消除班干部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班干部只是提供了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机会。班长随着干部名称的升级让同学认识到了班长的实质作用。
3. 设立值日班长。也就是由原来只管擦黑板的人员变成值日班长,名称变了,工作更细化,负责的范围也就扩大了。由原来只负责擦黑板变成负责擦黑板、地面卫生全天候保持干净,笤帚摆放整齐,班内课桌齐整督查。班内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人人有责”,具体化,可操作。经过多年实践操作,我带的班级真正做到了学生日常工作规范化。
4. 设立特勤班。以前遇到班内特殊情况或是个别组人员请假,其他组人员又都有任务时,工作难以推行。也为了防止使用人员不均衡,所以成立了班级110特勤班,专门处理临时特殊情况,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有人去办”局面。
二、班内文化建设的创新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切实可行又具可操作性的方式办法,让同学们充分关注和参与,才能有效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
1. 通过分组承包,把班内墙壁建成可以说话的墙壁。例如,我们班通过分组承包,办起了班内书法、心理咨询答复、班内先锋、交友误区、绿色上网、我评论等墙报专栏,容纳了班级发展、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必须解答的各种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以一个月为周期,不断更新,使学生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切的问题在专栏中得到讨论和解决,学生非常关注,并期望下一期内容。
2. 创立座右铭。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促使自己向更高方面发展。我在班内倡导每个学生都创立自己的座右铭,贴在桌子左上角或是书皮上;对于还没有座右铭的同学我都给予指导,创立符合他自己实际的座右铭。这样,使学生时时保持正确思想态度,激励每位同学不断进步。可以这么说,一个拥有座右铭并且把座右铭当作激励自己做事的学生,才是一个正在或是心灵走向成熟的人,也才会使学生更快成才。
三、彰显分数含金量的创新
那种一谈到分数就认为是应试教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观点。我认为关键看分数反映了什么问题,分数反映了哪一方面的信息,是不是符合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单纯回避分数或模糊分数是不明智的。为了彰显分数含金量,我把分数量化到个人,并且把学生的文化课、信息技术、实验操作、思想品德等按照一定比例分成ABCD等,张贴出来,并不断更新,显示动态变化性,很具激励作用。思想品德不好量化,我就把思想品德用具体的选择题量化出来,例如:你见了老师主动打过招呼吗?(A打过招呼,B没有打过招呼)(1分)你愿意学习语文吗?(A愿意学习,B不愿意学习)、(1分)等。然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综合评后再转化成分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学生更容易平时去践行,比理论说教效果要好。
总之,在班级管理上根据教育主体和新时代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新要求,推陈出新,继承发展,从细节和可具体操作着手,进行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富有班级特色和班级实际的新的管理模式,学生建设班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班风正了,学生特长得到发挥和保护,班级学生凝聚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使班级真正出现了新风貌,新成绩。“创新带来活力”,这句话一点儿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