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小学生的写作要走进生活
作者:黄 玉
如何才能走出这个误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实话实说呢?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生活,我很喜欢这两个字。”叶圣陶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限资源。我们要勇于打破课堂与生活、家庭、学校、社会间的鸿沟,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引导学生真正地回归生活,才能迎来小学作文教育的一片艳阳天。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倡导生活中有什么就记什么,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下什么。这很像美术中的白描写生,见到眼前的事物,便用线条如实描绘下来,而无须进行刻意的艺术处理。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学生的习作也是随感而发、随事而记,而不是将习作训练机械地分配在每周的作文课上。
如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只听同学们窃窃私语“吴敬仪”,并且目光全部转向教室门口,我扭头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就站在教室的门口。我赶紧把她拉进教室,孩子们“呼啦”一下全部涌到她的身边,围着她又蹦又跳,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吴敬仪,你好吗?”“吴敬仪,你想我们了吗?”“吴敬仪,你怎么从宿迁回来了?”
看着同学们那高兴劲儿,我立即改变教学计划,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字:“啊!吴敬仪回来了”。同学们高呼“OK”,立刻埋头写起来,下课的铃声响了,他们还不肯停下手中的笔,学生纷纷交来作业,现摘录部分学生的作文片断:
学生甲:吴敬仪回来,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又兴奋,又激动。吴敬仪是我们班的小才女,她写的作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是由于她妈妈工作太忙,只好跟着爸爸到宿迁去读书。今天,她回来了,我们怎么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学生乙:今天,我们牵肠挂肚、日夜思念的吴敬仪回来了,同学们一下子激动了,嘴里喊着:“吴敬仪回来啦!我们班的小才女回来啦!”
同学们团团围住吴敬仪,问这问那,吴敬仪简直成了一个“明星”,好像被记者紧问不放,纵是有八张嘴,也回答不过来。
课堂上,我请几个同学练读自己的作文,吴敬仪激动地当场哭了。真诚的友情深深地感动着她,课间10分钟,小才女写了一首小诗《友谊不老》:
友谊是什么?
是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相送,
是离别后情真意切的思念,
是重逢时灿烂明媚的笑容,
是一声饱含希望的叮咛,
是一滴夜晚颊上的泪珠,
是一句充满温馨的话语!
经过离别,
有过重逢,
便知道这世上
有一种东西永远不老
——它叫友谊!
听着孩子们真切的话语,我也被深深的感染着,在这些生活浓郁的小练笔中,学生真正做到了“用我笔,写我心,表真情”,他们智慧的火种被点燃,创造的灵感被激活,“写”成了他们急切表达的需要。
课外,我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校园、乡村、公园、河畔……让他们流连忘返;下雪了,下雨了,我引导他们观察,指导他们写雪、写雨;春天来了,我带孩子们去找春天……,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我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让学生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表现自我。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才有可能从中发现思想的闪光点并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每当我欣赏着学生的习作,就被那浓浓烈烈的生活气息、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天真烂漫的灵性飞扬所感动,这样的习作训练才真正练到学生的心窝里。难怪叶圣陶会这样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在积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提高学生自觉习作的同时,我还注意指导学生与书为友,汲取书中精华,丰富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书籍是前人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认真读书,与书为友,可以使学生间接地了解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汲取其中的精华,这样既能丰厚他们的知识积淀,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又能促进他们语言的丰富,让他们写作时能得心应手。我在教学中定期组织学生举办“向你推荐一种报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心得交流会”、“比一比,谁是小博士”等活动,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又同时让学生明白与书为友,才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只有“厚积”,才能“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