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谈如何在历史课堂落实环保教学
作者:陈文建
一、创设情境讨论法
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战国时期,作为儒家学派代表的孟子提出:“禁止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上山砍
柴。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预先制作好的短片《走进环保》,向学生展现了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许多海洋珍稀动物濒临绝迹;许多山坡的参天大树砍伐殆尽,许多地区土地干燥皴裂,无数幼苗干枯而死;一些河流断流干涸;许多大中城市烟锁重楼、遮天蔽日。然后请学生讨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滔滔不绝。他们不仅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乱捕和乱砍滥伐,污染环境,而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有学生甚至建议每年设两个“植树节”,同时要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保护海洋珍稀动物,制定有效的捕捞制度;在发展各种工业时,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首位,严防污染环境,切实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使环保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组辩论法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相互征战中曾多次采用火攻计策,这些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历史课上学习《三国鼎立》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借用多媒体重现了故事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在同学们欢呼决策者高明时,我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时过境迁,假如三国英雄人物再世,再用火攻计策相互征讨,你认为如何?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教室里很快形成了正反两方。正方赞同这一计策,认为三国英雄足智多谋,占尽天时、地利,否则难以让对方心悦诚服、甘拜下风。而反方则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而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其中一位同学这样阐述:“假如时光倒流,英雄再世,断不可再用火攻的计策!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当今正在贯彻实施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君不见那滚滚浓烟催人泪下,光山秃岭惨不忍睹,飞禽走兽非死即伤,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完全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大丈夫相时而动,再有此举,实属下策!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三、自主探究法
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丝绸之路早已被历史尘封进人们的记忆,昭君的驼铃声也已成了远古的绝响!几千年的历史能让沧海变桑田,也能令绿洲成荒漠﹗在讲述“丝绸之路”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自主探究题:史海变迁,过去的丝绸之路如今已成荒漠,为了更好地开发历史资源,我国要让丝绸之路重现历史的辉煌,请你为此献计献策!许多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绝大多数人都能扣住环境保护这一中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位同学说:“我国早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历史能让绿洲变荒漠,我坚信:只要我国十三亿人做到一人栽下一棵苗,也定能让西部沙漠成绿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发西部,让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面貌横空再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小短文交流法
中共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不和谐音符。针对学校提出的“绿化校园,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的号召,在历史课上,我让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论文,并相互交流。许多同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使大家又一次受到启发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