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作者:张旭东




  一、语文教学思想贯穿环保意识
  
  语文知识本身是科学的,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离不开科学思想,语文教学过程更包含了许多的环保因素,包括课文内容、教学手段、学习策略等,都具有环保的理念、规律、法则和环保知识介绍,只不过是人们平时认识一般化,没有把它提高到环保教育的高度而已,或者是环保渗透的力度不够。为了强化语文教学中环保渗透的力度,我们主张把环保意识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努力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语文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意义,把环保意识与语文教学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觉学习环保知识的认知和行为,同时结合科学、物理、生物教学,让学生养成爱环保、学环保、用环保的习惯,使语文教学过程也充满环保的热烈氛围。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过程实施,体现出对环保知识的倾斜。
  
  二、语文教学资源挖掘跟踪环保新潮
  
  语文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指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技术、教学工具、教学多媒体设施等等。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挖掘,应该从传统的语文知识内容本身拓宽,扩展到大语文的范畴,特别要注意跟踪环保新潮,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信息的环保内容充实到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过程中来,使语文教学内容既丰富多样,又能贴近社会主流,常学常新,充满勃勃生机。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有关环保的电影、视频、录音、画面、音乐融合进语文教学过程,就可以揭示出许多言外韵味,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体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本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如《云雀的心愿》一课,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中感悟环保思想
  
  教材精选的环保科普课文和相关作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通俗性和文学性,教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加大环保课文教学的力度,让学术感知环保内容,感悟环保语言,提高环保语言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读,把握环保课文的特征,这有助于从内容上了解环保知识,从结构上把握语文知识。我在指导学生自读《美丽的丹顶鹤》的时候,特别强调通过自读,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美丽外形和高雅的姿态,引发对丹顶鹤的喜爱,进而滋生出保护、关爱野生动物的志趣。并通过课外查阅资料,撰写作文,表达对丹顶鹤的赞赏。学生在环保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的驱动之下,主动钻研,认真阅读,并积极上网查阅资料,写出有一定分量的作文,达到了教学目的。
   对语言的感知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学习环保科普课文过程中,可以点拨学生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科技语言的能力。文学中有环保科学,科学中有文学,这恰恰是环保科普课文和作品的独特之处。揣摩环保科普作品的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领会科普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例如第八册《特殊的葬礼》是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过去的壮观和现在日渐枯竭的景象,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作者把重点笔墨放在对瀑布昔日壮观和今日枯竭不同景象的描写上,意在凸显这场葬礼的“特殊”意义,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积极情感。我们揣摩《特殊的葬礼》中那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深化了对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了解,同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之情也油然而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课改,扩大开放,勇于创新,探求环保渗透的更多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