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谈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优化设置
作者:张国钦
一、揣摩编者意图,按编者意图构建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教材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行)》与编者意图的综合体,主要通过编者的编写意图来体现,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物化和具体化。因此,我们应该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编者的角度去俯视教材、摸清教材内容的选择、单元的划分、知识网点的构建、训练重点的设置、思想品德的建构等方面准确揣摩编者的意图,摸清内容之间、单元之间、训练重点之间、品德知识建构之间的联系,把对学生的道德形成、知识的渗透、智力的发展、能力的训练、品德的内化等来构建教学的目标,使编者意图在教学目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第-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是在课程目标“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具有责任感以及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等之下构建起来的,编者安排了两课内容分别为《爱在屋檐下》和《我与父母交朋友》,编者意图是通过《我和我家》《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两代人的对话》等教学内容,构建起学生对家人,对社会要有责任感,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某些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树立责任意识等品德。
二、注重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情趣的陶冶、知识的获取、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以及思想品质的构建是课堂教学的归属。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设置务必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特点,即学生的思想素质基础,学生的生存空间和成长环境,受到的教育基础,知识结构等特点设计出自己学生易于理解和易于内化为品质的目标,既不可能好高骛远,又不可能目标低下。
在对目标设计时,对学生在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了解细一些,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以及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否对学生情有所动,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把握其目标的可行性。
三、注重教师的已有的经验,使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智慧
从课程标准、编者以及学生的角度去探究教材,教师要确切地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还必须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深钻教材,对教材内容实现再研究,再创造,形成符合校本实际的、教师自己的教材,这样教师在指导学习中才会得心应手。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符合教师的实际,方可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体现出教师设计的智慧。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同时,积极从教材文本中揣摩编者编写的内容的意图,研究学生的生活特点,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智慧去设计,方可制定出切实可行、易于生成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