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校本研修,欲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陈茂荣




  我曾在2006年《人民教育》第5期,阅读了一篇题为“一个业务校长的困惑——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充电的文章”。文章主要反映山东省一所县级初中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所面临的困境。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撼,对这位真诚反思和剖析现实问题的业务校长,由衷地感到敬佩。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思考这位校长的困惑;作为一名业务校长更有责任谋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校本教研的探索中,我和这位校长一样,既有过尴尬与困惑,也有过怦然心跳的喜悦。仔细揣摩他的困惑,我有两点思考想与同仁交流,让校本教研发挥应有的实效。
  思考之一: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
  山东这位业务校长,主观愿望是想利用校本教研引导教师集体“充电”,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实际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缺乏培训的激情。表现为不是我要培训,而是要我培训,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氛围不浓。有专家研究:教师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会产生职业倦怠,丧失工作激情,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多数已有几年或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曾发挥过骨干引领作用,有的在国家、省、市、县级各项比赛中捧回了大奖,现在可以坐享其成,喘一口气,这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将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呢?
  个人认为,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关键。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互动、生命活力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灵动。肖川先生告诉我们:“校本教研,必须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智慧’,‘教育的点金术’。”因此,开展校本教研要有一种精神作支撑,那就是人人都来研究有价值的问题,让每个教师都有所收获,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首先,构建学习平台。智慧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习的精彩生命才会精彩。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如果只满足于原有的那“一桶水”,那么,教师的职业生涯必然是一片荒漠。“闭门造车,造不出好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可以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一方面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放大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学习外地的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师实际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其次,搭建实践平台。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系列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教学生活常态。学校可以依托组内磨课、擂台课、集体备课、相同内容说课、师徒带教课、论文或案例评比、教研论谈、教学叙事故事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目的。“组内研磨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全体人员围绕学期初共同讨论的某一单元的疑难课题,人人都来上一节研讨课。在此基础上开展议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同组教师在一起教研,既有实践层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场面,又有理性方面的思考,是教师比较喜欢的教学活动。“擂台课”是青年教师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相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激活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培养了创新精神。“教研论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研理念,在这里,教师能敞开心扉叙述教育故事,交流教学日记,剖析教育案例,甚至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这样一个宽松、多元的活动形式,教师觉得有实效,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第三,对照上级要求,规划教师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当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们对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就会增强,也更容易获得成功。作为管理者,在确定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更要帮助广大教师制订规划。这样,大家对未来才会充满信心,才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才能让教师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才能让教师笑对校本教研。
  思考之二:加强专业引领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的保证
  山东这位业务校长,尽管多次引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改革,但就其有效性而言,心中还没有底数。我认为原因在于缺乏专业引领,使得校本培训在低层次上重复,收效甚微,教师的积极性也就自然不高。因此,要想解决这一困境,必须从专业引领入手。众所周知,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其中,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十分重要。特别是管理者的引领,事关一所学校校本教研的成败与否。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只知道这样教,说不出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师为数不少。引领教师自我反思是提升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管理者的引领艺术,使教师乐于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过程。要想让教师做到乐于反思,提高认识是前提;创造条件是基础;领导带头是关键。为此,我们在组织教师备课这一环节中,要求老师们在自己的备课本上留有空白,既捕捉课堂上生成性的精彩片段,又记录教师备课时考虑未及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地反省自己的教学,补充和完善教学设计。为了督促教师人人动笔,学校把教学反思纳入常规教学检查的范畴,且领导带头接受检查,带头在研讨会上交流。
  教学反思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让教师勤于反思,学校必须定期开展有思想性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沙龙、课例研讨、案例剖析等。在活动中捕捉闪光点,在活动中寻找有价值的话题,在活动中收集有意义的素材。这样教师们就觉得有东西可写,坚持下去写反思就成为教师一种工作常态。
  教师善于反思是引领的最高境界。为了避免形式主义,我们觉得:第一,要倡导教师读书,并且勤写读书笔记,所谓厚积而簿发,为写教学反思夯实基础,积蓄能量。第二,明确写反思的目的。写教学反思除了分析教学细节的得与失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三,多向交流。交流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成果共享的作用。不仅在同年级交流,同学科交流,还要在全校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开展评比活动,以此来激发教师写作兴趣,克服写作倦怠,把他们引进探索教育智慧的思想园地,让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的活动中都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