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试论毕业生择地就业观念的转变
作者:郝永建
[关键词]就业;观念;转变
一、京津塘地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北京要谋求舒展,缓解压力;天津要再次腾飞,迎头赶上;河北要借力发挥,快步紧追,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处环渤海地区腹地,是距京津最近的省辖市,刚好处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经济辐射的叠加地带。廊坊市外向型经济初步形行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进展加快,机械电子、食品加工、轻纺化工、新型建材为骨干产业的独具特色的格局。
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作为“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最大的建设项目,曹妃甸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首钢搬迁为契机,计划发展四大产业即大港口、大钢铁、大石化、大电能。作为国家“十一五”最大的项目集群,曹妃甸工业区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内,将是环渤海地区经济最活跃、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地区。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天津滨海新区的时候指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在津冀经济技术合作座谈会上表示,天津滨海新区战略地位重要,综合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河北省将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加强两省市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京津塘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资金也将逐步到位,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以认真考虑,那就是人才。人才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的高校毕业生们对这个地区的真实情况了解吗?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愿意投身到这些地方去谋生就业和建功立业呢?
二、毕业生择地就业的心理现状
(一)自视甚高,非大城市或热门岗位不去。有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把目光盯在那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是中等城市中的高薪酬工作。他们极少考虑去基层单位或生产第一线,有的更固执的认为堂堂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是一件难以令人启齿的事情,是没出息的表现。
(二)自我贬低,到哪里都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有一些学生多年在学校学习,从未真正踏足校外,在即将毕业走出校门时,面对激烈竞争、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认为自己学识和能力不足,心理脆弱、缺乏自信。
(三)过多考虑个人好恶,忽略专业与社会需求。毕业生在关心自己的工作事业的同时,还考虑所从事职业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舒适度,人事关系如何办理,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特长爱好,还有的毕业生还考虑到了父母是否同意,与家庭所在地的距离是否相近等。
(四)一次就业定终身,进去容易出来难。有的毕业生因为用人单位要求签订几年的工作期限,担心自己一辈子就会在这个单位呆下去,要想再出来会有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有的毕业生担心这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好,进行再培训再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自我提升的空间不大,再跳槽也不容易。
(五)作为跳板,待机而动。有些毕业生在到这些地区工作后不久便跳槽到了其它地区或单位,原来他们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初,就已经抱着工作一段时间便迅速跳槽的态度。也有一些毕业生对这些地区不熟悉,盲目的签订了就业协议,等工作了才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的情况差异巨大,于是一段时间后也跳槽走人。
三、毕业生择地就业心理的产生原因
(一)人之常情,顺应传统就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地域的选择往往是劳动力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劳动力自然流向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和更大的发展机会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环境优越,社会保障体系也较为完善。
(二)毕业生的个人就业视野。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内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注重理论的修养,忽视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降低了对社会发展的观察和敏感,造成视野狭窄。
(三)学校教育的滞后与缺失。大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滞后性是教育的一个无法改变的特点。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四)家庭因素影响。有一些毕业生为北方生源,他们在毕业时往往会有乡土观念存在,更愿意回到原籍或者离原籍较近的地方工作,即使当地的各种条件不是十分令其满意。
(五)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对本地区的真实经济状况和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具有巨大发挥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对这些地区的不熟悉直接导致了许多用人单位在各地的招聘会上的空手而归。
四、各方应采取的措施
(一)毕业生应积极主动,认清形势。发达的大城市往往因为建设成熟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岗位,毕业生的能力未必能得到很好地施展,或者虽然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但劳动力供给量也很大,因此其就业环境并不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宽松,同时,高薪酬伴随的往往是高消费,仅有高工资并不意味着高生活水平。 毕业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摆正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业了,也可能失业,可能下岗,就要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现生存,后发展”。
(二)高校应努力探索,想方设法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科学就业。
第一,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为推荐毕业生就业和有更多的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就业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二,应面向市场办学,要根据社会发展,科学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从而适时调整学科建设、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增强大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第三,加强求职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如求职过程中迷茫困惑,情绪急躁、易冲动,急于求成等,针对这些特殊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帮助其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第四,要尽快完善各项新举措并真正落实实施,如建立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远程面试、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讲座、职业生涯设计系统等。 (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要加强宣传力度和自身建设。用人单位自身和当地人事部门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关注视角,使他们认识到基层、到异地就业对国家和个人的多重效益。同时也要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对毕业生就业地域观念转变的有力的政策措施,如人事问题、户口问题、薪酬问题等,这都是需要政府更多关注,通过倾斜政策加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