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政治教师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李 华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该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
  
  一、教师应充分发掘政治教材内容本身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新课改的政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知识点、备能力外,还要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发掘,汲取其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渗透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在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中,有一类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学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往往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对自己定位很高,超过了自身实际,一旦目标达不到、成绩不理想时,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我能行”与“我不行”的困惑,导致情绪波动很大。有的精神恍惚,有的导致失眠,有的无法继续进行以后的学习而留下遗憾。
  针对这类心理问题,政治教师就可利用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哲学与生活》教材,在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观点时,就可告诉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制定目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要有可行性,否则超出自己实际的目标一旦实现不了就容易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其实是目标太高了;在学习“量变质变关系”观点时,可以告诉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日常学习中一点一点地积累,做好每一次作业,处理好每一次练习,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日积月累才能有能力的形成,才有高考的突破。只要教师肯动脑、肯用心,就会从教材中发掘有效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应合理运用课堂语言,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健康的心理
  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不和谐音符。对这类情况,一般老师会板起脸,严厉的训斥学生。其实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自尊心受伤害,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可能因此而产生心理障碍,不愿再与老师、家长甚至同学交往,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一旦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合理运用课堂语言,用机智、风趣、幽默的语言化解不和谐,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这样做就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养成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夏日的课堂上,一男生只穿挎间背心上课(这是违反学校规定的),很不文雅。我走过去轻轻的说:“你身体真棒,透着男子汉的健美与刚强。”这名学生先是高兴地一笑,尔后又不好意思低下头,赶紧穿上了外衣。看到一位同学打瞌睡,我会善意地幽默一句:“谁的额头正在与课桌亲密接触啊!”学生们哈哈大笑,打瞌睡的同学顿时睡意全无,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轻松中摆脱了困境与尴尬。
  
  三、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暗示方法,用积极的体态语言,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是一种很普通的心理现象,具有直接渗透性和主动性,通过直觉情感和意识作用渗透进人的心灵。暗示分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得体的动作等能使人精神振奋,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的思维,调整学生的心态,发挥学生的心理潜力,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课堂上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这个同学脸红了,有些急,露出害羞紧张又愤怒的眼光。这个时候教师如果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直接让他坐下,然后提问其他同学,他的自尊心、自信心肯定受影响,还可能引起他与同学之间的误会。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积极的暗示方法,用手势制止其他同学的笑声,同时用充满期望、信任与鼓励的目光,面带微笑地望着他,给他以积极的暗示。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会在教师的积极暗示下,调整思路,正确回答问题。
  政治教师除了在本学科中发挥作用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声,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为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观。
  不管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