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让学生“说”与“做”

作者:孙明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动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获得最大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让学生大胆说
  
  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就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互相交流往往会发生思维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课,“怎样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抛出问题,就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我认为可以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样,拼一拼;
  生:我想,剪一剪,再拼起来看能不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生:以前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我猜想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肯定也有好几种的。
  师:好吧,同学们都拿出学具来试一试。
  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是梯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Ⅹ高(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两个梯形是等腰的),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生:你是用两个等腰梯形拼成的,我用直角梯形和其他的一般梯形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的梯形面积公式也是(上底+下底)Χ高÷2;
  生:你们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的,我想,如果用一个梯形也能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的。
  师:是不是再留一点时间,再给同学们琢磨琢磨,相互讨论,试试看?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自由言说,使学生在操作言说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就把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大家。在玩、说中得出的结论:不管大家用哪种剪拼法都能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往往是一个学生的发言启发了其他学生,学生的发现也就更加的深入,形成的表象也就十分的深刻。在表达过程中,学生探究带来的兴奋,发现带来的快乐写在学生一张张充满智慧的小脸上。
  
  二、让学生动手做
  
  陶行知提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建立在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的理解、记忆。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使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体验感悟数学。
  如教学《角的度量》,教者设计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操作材料:活动角、几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画有18个角的半圆等。教学时,引导学生用活动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再让学生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在两个角中摆一摆,同时思考用小角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教者还展示了学生错误的摆小角方法,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到:摆的时候,小角的顶点要与大角的顶点重合,小角要摆在大角的边线里面,小角要一个一个排列好,初步体会量角的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把18个小角排列成半圆,让学生用画有18个角的半圆来量几个大角,学生发现有个大角是比2个小角还多;再一次利用多媒体把半圆上的小角,分得更细,显示成量角器形状。
  学生正是在这样有效的操作中认识量角器,感悟量角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操作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