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影响英语听力的非语言因素及提高听力的策略

作者:常 珊




  听力作为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听力仍然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那么影响听力的非语言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听力的非语言因素
  
  1. 文化背景知识匮乏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文化信息的容器和载体。因此,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文化对听力理解的干扰,是指学生缺乏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以致下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移植到所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或推断上的失误。这种干扰不是由于学生对英语词汇意义不理解,而是由于不了解这些词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
  
  2. 心理素质不好
  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过滤与加工,然后输出新的语言。当学生处于正常状态时,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在区别语言和听力理解方面将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考试时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氛围等等,学生们在听时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这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因此,原来熟悉的信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致使听力受到严重干扰。
  
  二、应对措施
  
  1. 突破文化悟力障碍,加深理解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相通的,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自我认同,因此,要提高听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尽可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现行英语教科书,语言地道、文笔优美,内容涉及到中外文化传统背景、英语国家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历史、地理知识、日常生活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在选听力材料时最好与教科书内容接轨。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不断使知识和语言得以复现,便于积累和记忆;也能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控制听力理解难度,树立学生的成功感;同时,学生们也能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另外,学生也应博览群书,增加“泛”听练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教师和学生也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如可以和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或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加强队英语的实际使用;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强英语文化的了解;还可以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等等,最终达到扩充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的目的。
  
  2. 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调整其心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不同的环境,练习他们听力方面的适应能力。在听时,学生应该放松心理,树立信心,克服不良好的心理障碍。同时,变压力为动力,持之以恒,最终自然会收到成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把基础知识和其教学策略结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视非语言能力的提高——扩充文化知识;克服心理障碍。当然学生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教师,掌握各方面知识及听力技巧,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和条件,并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