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快乐的“课堂进行曲”

作者:江小佳




  传统教育习惯在鸦雀无声、坐得笔直的学生前讲话或传达指示,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的人群,是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的。以前,课堂上我对学生总是这儿不放心,那儿不放心,教得太死,包得太多,学生的手脚被捆绑、思想被束缚……新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对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有了新的认识。
  
  1. 读:朗读促进学生感悟
  
  英国诗人密尔顿认为:“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多多诵读培养语感,对提高语文能力的确有效。
  为此,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提倡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语言生动、情景优美,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那么为何不让学生尽情投入其中呢?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坐着读,或站着读,也可以走着读……瞧,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了许多海底动物的图片,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读一读、学一学它的声音及活动特点。课堂氛围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有的学蜜蜂嗡嗡,有的学小鸟啾啾,有的学小狗汪汪等等;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学起了靠肌肉伸缩爬行的海参、游行速度极快的梭子鱼;会发光的深水鱼……“在海底,我们还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遇上什么样的动物呢?”想象给思想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的读书,学生就更能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更能体悟到课文中独特的东西。
  
  2. 说: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异步的发散思维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路径、建构结果,在更开放的条件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之上建构新的知识。沟通是信息的交流,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有站起来表达的机会,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
  同座协作学习。同座是班级中最小的学习合作单位,在课堂学习中,同座可以相互检查督促、合作交流,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充分的表达、讨论,在表达、讨论的同时还可以互相激励启发。
  
  3. 辩: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行为等都具有自身差异性,都拥有自己的特色,闪烁着个性的光辉。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提倡争论。生与生,生与师之间都可以进行辩论,只有在这样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时,我以故事导入: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这兄弟俩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怎么吃?他们意见不统一,吵得不可开交。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孩子们对这个都很感兴趣,议论纷纷。班上形成两种意见,互相争执着。一向调皮机灵的王小小发言了:“别争了,射下来一人一半不就行了吗?”“这倒是个好办法!”孩子们都表示同意。这时,角落里传来了低低的声音:“我们应该保护大雁!”我们寻声望去,原来是性格内向的张媛同学。顷刻间,教室里鸦雀无声,既而又响起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感到既惊讶又欢欣!是呀,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不一直是我们人类关注的吗?我抓住时机引导:“孩子们,今天张媛同学为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保护生态环境的常识课,谢谢她!”掌声再次响起。张媛笑了……我想,课改的神奇魅力,就在于它使儿童展现出自己最天真、最自然的一面,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
  
  4. 演:引领学生进入佳境
  
  表演与朗读有机的结合,以表演促进学生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大多数语言的内涵可以通过腔调、神态、动作等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借助“演”进行感悟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语言的情境,和语言产生共鸣,获得真切的体会。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沙漠旅行回来后,小骆驼再也不烦恼了,心情也特别好,看什么都是美的。这一天,天气晴朗,小骆驼在小溪边又一次遇上了小红马。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小骆驼会把它的沙漠之旅告诉小红马;小红马对小骆驼的话半信半疑,小骆驼就带小红马去了沙漠……学生合作表演了故事。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深入理解课文,又直面生活实际,学生语言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有人说过: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诗意的、生成的、真实的!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的质疑,热烈的争辩,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谱写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