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谈把语文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者:赵书平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没有独立阅读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是通过辛辛苦苦的讲授把自己备课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其结果学生丧失了自己阅读、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机会和探索过程。而课堂中的这种探索机会和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讲是极为宝贵的。这种跨越学生思维过程的直接讲授,危害相当大。它势必使学生始终处于无法摆脱的被动状态,势必使课堂教学沉闷死板。如果课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思维的轨道,学生还有什么主动性可言呢!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部分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较之其他学科更具优势的,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具备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更多条件和机遇,语文教学因学生个体的不同给予了教学极大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不同认知解读课文。比如《岳阳楼记》,知识的层次与审美的层次,是呈阶梯形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独特的内容,就审美而言,景美、情美、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其阅读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只有在学生独立阅读和感悟中,这些美的层次才能不断展现。因而教师的作用也仅仅在于:为学生阅读和感悟某篇文章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并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阅读感悟中所遇到的困难(而不是代替),对学生感悟的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引导他们的感悟走向更高层次。这才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把课文当作知识来讲,落脚点只在“记住”;把课文当作例子来讲,则不仅可以使课文鲜活起来,而且立足点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就必然不会拘泥于课内知识,学生在“例子”的基础上,必然会调动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辨析能力可加强,对课文内容会产生种种精彩的看法。这种靠动脑积极获取知识的方法,就会闪出创造性的火花。而这绝不是凝固死板的传统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
  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课外,只有这样,那原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会变得如此亲切、生动,充满活力,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天地。但课内的时间毕竟有限,再圆满的课内,也不能说完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其实,语文课外的学习空间更广阔。
  对学生的学法予以指导,也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方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段话的中心仍然是要求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优良的整体素质。
  随着中考、会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今天的课堂教学几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一切依从考试,窥测考试方向,研究考试动态,考的就教,不考的就不教。如此教学,如何谈得上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改革考试思路,确立科学的考试形式。为达此目的,首先要改革命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取材课外”的考察方向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广泛搜集和阅读的必要。这样,就能使学生免于题海之苦,不再陷入根据课文内容拼凑编制的练习之中,教师教课文时也不必再死抠课文分析结论,而是注重分析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处理文字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新的考试思路的确立,对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它把师生从应试教育的苦海中拉出来,扑进学语文、用语文的生活海洋,从而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