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教学方法《论语》探源

作者:贾顺仓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领域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而《论语》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儒家经典,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深刻的阐述。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当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到现在仍然有其宝贵的借鉴价值。
  
  一、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将学与思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到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效果。“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这表明不能脱离学习而苦思考,如果每天只是冥思苦想而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地步。反过来,如果只是一味的死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使人陷入茫然的境地。一个人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后,还需要进行分析思考,以最终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孔子倡导学生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他批评那些“无所用心”的人,“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学与思是两个互不分离的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二、因材施教法
  
  孔子善于从实际出发,了解把握学生的资质情况、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篇》)孔子认为,学生智力有差异,作为教师要在授课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难易讲解。在《颜渊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对这一回答,却给了两个相反答案,因为“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又如,在《为政篇》中,孟懿子、孟武佰、子游、子孟问孝,孔子根据对象不同,方式、角度不一样,而分别给予了回答;再如,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樊迟分别向孔子请教“仁”(《颜渊篇》),孔子根据对象不同,从多方面用比喻和其他方法进行阐述,最终使学生把握住了问题的要领。
  
  三、兴趣善诱法
  
  孔子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只有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还善于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诱导学生增长知识、洞悉道理。如用“逝者如斯夫”来告诫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孔子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弟子颜回的一段话就很能说明一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 !” (《子罕篇》)。
  
  四、启发教学法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他主张,教育学生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只有当学生在自身苦思不解时,才能去开导学生;只有当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才要去启发学生;如果学生还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就不要急于追求教学进度,而且要相应的转变教学方法。孔子这种启发式教育很能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他告诉学生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以此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目的。
  
  五、探究互动法
  
  孔子经常与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互相讨论,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明白事理和增长知识。如在《公冶长篇》中就记载了孔子和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情形,“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师生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孔子不但能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各自的情趣,增长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自身也能获得相应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六、实践体验法
  
  孔子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虽然有政治的因素,但也有让学生多接触体验社会现实和增长学生阅历的目的。通过学生对社会时政的认识与感悟,孔子适时地发表对人物与时政的评论,向学生来阐发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盗。’”(《颜渊篇》)孔子通过对季康子的评价,教育学生要能辨别善恶是非。再如,当冉有和子路把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告诉孔子时,他当即阐明了自己的看法:“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篇》)这番点评不仅是对季氏的评价,而且也是在教育冉有和子路,从而使他们通过这件事也能达到自我反思与自我领悟。
  孔子作为一代先贤圣师,《论语》中对教学方法的描述可以说是灵活多样,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全面概括。但是,其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因离我们时代久远而影响其生命力,而是随着历史的推进益发闪烁出智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