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滴灌”: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一剂良方

作者:余文林




  如何塑造学生优良的品德?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利用“滴灌”方法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很好的效果。
  所谓“滴灌”原是一种农业生产中的节水、增产技术,指的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引用到教育中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一点一滴、持之以恒的思想渗透,即要运用学科教学、日常活动、校园环境、教师言行等多方位地对学生 “滴灌”正确的思想,培养优良的品质。
  
  一、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滴灌”教育
  
  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理念中,各门课程目标都包含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在学科教学时要紧紧把握好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不能忽视。教师要牢固树立“教学生怎样做人比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意识,结合学科知识,深挖教材蕴藏的思想内容,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滴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无论是哪门学科,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都具有教育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具有教育内容。如:低年级课本中李绅《悯农》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教师可借此诗针对学生不爱惜粮食,搞浪费这一不良习性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这样辛苦得来,使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学会节俭。高年级课本《詹天佑》一课,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理解这句话前,教师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中国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清王朝面临全面崩溃,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中国,再加上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中国的科学技术十分落后,发展十分困难。就在社会背景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这种为国为民甘心担风险的杰出的爱国精神,学生就自然而然领悟到了,油然产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对詹天佑爱国的伟大形象的崇敬之情。
  数学课初看好像与思想教育无关,它传授的是数学知识,其实并不然。只要教师深入思考,很多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可介绍说:“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数学科学研究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已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一百多位。目前,我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某些方面的研究中仍处于先进行列。”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音、美、体等学科的教育资源更丰富。如:音乐课学唱革命歌曲,让学生了解歌词意义、时代背景;美术课画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巨大变化;体育课讲我国奥运健儿刻苦训练、努力拼搏的事迹等等。既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起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利用各项活动进行“滴灌”教育
  
  教育离不开活动,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才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情感和智慧的启迪。因此,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每日开展诵古诗词活动,让学生在积累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想上受到启迪。每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切合实际的国旗下讲话,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沧桑,培养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每月开展竞赛活动,如广播操比赛、唱国歌比赛、拔河比赛、球类、棋类比赛等,让学生在团体赛中学会合作,在个人赛中学会拼搏,在书画赛中陶冶情操,在歌泳赛中净化心灵。
  利用重大节日或宣传月开展系列活动,如:清明节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读革命书籍,诵革命诗篇,讲革命故事,扫革命烈士墓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树立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决心。安全月开展以“强化安全意识”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举行演讲、知识竞赛、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孩子从小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健康的生活,负责任的生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同学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孤、老、病、残、不幸的人负责;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了关心同学,关心长者,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体验了“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环境月开展 “动动手,弯弯腰,我是学校小主人”活动,成立“校园环保小卫队”,组织学生看环保书籍、调查周边环境、保护绿色、保护母亲河活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每项活动的“滴灌”,使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各项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很多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滴灌”要有系列性和连续性,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得到熏陶、强化,最终思想得以提升,养成高尚的品质。
  
  三、利用校园环境进行“滴灌”教育
  
  教育学原理指出:“儿童是在同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交往过程中认识世界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才能、性格、理想和信念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这就是说,良好的环境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教育环境在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的消极面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形势下更是如此。
  校园环境教育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使人全方位地产生由内而外的变化。它通过美化了的形象呈现,对学生感官进行持久的反复刺激,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感染,在日积月累中,使学生的心灵和心理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滴灌”作用。因此,我们努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设立“感恩墙”,描绘从古到今的感恩故事;开辟“艺术长廊”,悬挂学生精美的艺术作品;同时,所有教室走廊粘贴名人画像,所有花草树木写有温馨提示,等等。精心设计、布置,使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块草、每一棵树都在说话,以朦胧的姿态,感性的形式,广泛而丰富地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从而启迪感召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建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利用教师言行进行“滴灌”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材,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灵像一张白纸,教师任何微小的举动都会在上面留下痕迹。因此,教师应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其影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会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如:暑假开学后,我接了一个新班,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桌椅横七竖八,废纸满地。我用严肃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教室,接着扶起倒在地上的课桌和凳子,随手擦去黑板上与学习无关的画面,又弯腰拾起学生丢在讲台上的废纸。学生看到我的举动,他们很快反映过来,有的弯腰开始拾起他们桌椅下的废纸,有的则把横七竖八的桌椅扶正。很快教室里焕然一新,我对同学们的举动报以赞许的目光,同学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这是老师说的”,“老师要我们这样”,“老师不准我们这样”,“老师是这样做的”。在小学生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言行是他们辨是非、分荣辱的标准。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自身言行的“滴灌”作用不可忽视。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运用“滴灌”教育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化整为零,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