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者:孟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一个重要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都在认真学习这一理念,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实践这一理念。但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1.按图索骥,探究流于形式
  案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下,看看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学生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拿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一下,看看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怎么也拼不成。
  师: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沿着它第的高剪开(边说边演示剪法),剪开以后再拼一下。
  学生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拼一下,看看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操作。
  师:观察、思考一下,长方形的长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三角形的高又有什么关系?
  生答略。
  师: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多少?
  生:一半。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1/2。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
  本例中,看似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探究活动,每个环节学生都在探究,但这种探究活动完全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当学生碰到困难时,不是给学生充分的时空,不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是用教师的指令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太多的思考与创新,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2.非关键性环节随意探究,浪费时间
  新课标倡导把探究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讲授内容的多与少,似乎成了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老师也似乎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谈“讲”色变,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
  案例:
  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
  师:“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同学们看这个分数象不象我们的三口之家,它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
  生1:“2”叫爸爸,“1”叫妈妈,“—”叫小孩。
  师:“2”可以叫分母,大家再讨论讨论“1”可以叫什么?
  生2:“1”可以叫“分父”。
  教师让其坐下。
  生3:“1”可以叫“分女”。
  师点拨:我们三口之家有的孩子是女孩,有的是男孩,那“1”可以叫什么?
  生4:“1”可以叫分子。
  师如释重负,终于露出了笑容。
  ……
  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化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探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还提示孩子们想想自己的三口之家,搞得学生云里雾里,乱猜一通,难道这样就是探究学习?在这非关键性的环节,随意探究,任意浪费时间,这就必然导致在理解和探究分数的意义时间相对不足,必然导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和完成。
  
  3.不顾学生的真实基础探究,学生没有兴趣
  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知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而应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案例:“认识钟面”教学片断
  师:(出示钟面)同学们认识钟面吗?
  生:认识。
  师:请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讨论:
  (1)钟面上有几根针?长的叫什么针?短的叫什么针?
  (2)钟面上有几大格?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组观察后,围绕老师的问题一一作答。学生兴趣平淡。
  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太过容易,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钟面已有丰富的经验的,这可能是其父母教的,可能是学生平时经常注意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仍然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生哪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