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校本科双语教学体系建构的理论探讨

作者:张 梅 孙大辉




  双语(bilingual),顾名思义是对教学中使用语言的界定,它是本国官方语言和某一种外国语的协同使用,包括课堂的文字和声音语言的交流。也就是说,双语不是单纯的使用某一种语言或文字教学,而是以母语作为第一语言和某种外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相结合使用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本科传统的专业教学,照搬传统教学方法必然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双语教学的体系建构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一个操作性强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学、教”评价体系来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建设。
  
  一、双语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双重的,其主要教学目标应是:
  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专业术语,具有专业阅读、理解与交流能力。双语教学并非教师在课堂上“秀”口语,而是将英语融入到课堂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让其融为一体,自然流畅,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依然是传授专业知识。因此,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的建立应从本专业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多层次、渐进的目标体系。
  ⑴基本层次:在教师指导和有中文注解下基本听懂英文,并掌握课程内容,能使用简短英文词汇和句型进行简短课堂发言,可采用40%英文进行试卷答题。这个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中英文比例可在40%(英):60%(中)。
  ⑵中等层次:能自行大致听懂英文,并掌握课程内容,能使用简短句型进行课堂发言,可采用60%英文进行试卷答题。这个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中英文比例可在60%(英):40%(中)。
  ⑶高级层次:能流畅听懂英文,并掌握课程内容,能用英文阐述观点,并与教师交流,可采用80%以上英文进行试卷答题。这个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采用英文比例可在80%以上甚至全英文教学。
  这三个层次可以依据教学实际分别采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对英文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循序渐进,在一门课中分阶段采用。比如在课堂前三分之一段,由于学生对双语教学还比较陌生,可采用基本层次;待学生逐渐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后,许多专业术语和英语表达在课堂已经反复重复,学生的反映能力和训练逐渐加强,可采用中等乃至高级层次。
  
  二、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建构
  
  这主要包括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等。
  1.教材建设
  目前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有多种形式,如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引用原版教材部分章节复印制成讲义,翻译教材、自编中英文双语教材等。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教材方式。原版教材内容先进,语言纯正,与国际接轨,但也存在与国内教学大纲有差异、价格昂贵等问题;引用原版教材部分章节复印制成讲义可以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挑选讲授,成本也较低,但还需要准备国内教材补充教学内容,采取讲义与中文教材结合的方式可以达到较理想效果,也是许多学校采取的方法之一;翻译教材是对使用的中文教材进行翻译,这类教材可以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容易出现语言表达的偏差,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可参考的专业术语较少,翻译量大,容易产生不伦不类的效果;自编教材在许多院校也采用,但由于我国实行双语教学的历史较短,自编教材往往并不能成体系,经常是为了完成课程而将相关的几篇外国文献组合在一起,进行中英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系统深入,只能实现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但知识的系统性难以掌握。
  2.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同时还应具备标准的口语和灵活运用的水平。目前双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口语好的教师比较年轻,但对专业知识的领会和讲授能力较弱,而教学质量高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往往英语水平和口语不过关,不愿意承担双语教学工作。因此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双语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采取有计划地脱产培训3-6个月、选派有潜力的教师短期出国进修或引进国外优秀留学人才等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那些归国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双语教学效果很好,也颇受学生信赖,因为他们不仅有流利的口语,还有前沿的知识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都成为他们双语教学的优势。
  3.教学模式的选择
  从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看,国外的双语教学大致分为六种较稳定的双语教学模式: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Newly Colonized Bilingual Education);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Segregated Language Redemption);扩展式双语教学模式(Language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Two-way Bilingual Education);综合丰富式双语教学模式(Integrated-Enrich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从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看,照搬任何一种模式都不一定合适,但我们可以借鉴并结合各种模式的优点,寻找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如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 Bilingual Education),该模式适用于缺乏目标语环境,目标人群的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加强弱势语言。因此教学的模式是借助于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时空范围,提高学生目标语能力。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了教师课前备课和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手段等,双语课前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双语教师既要准备中文讲稿,又要准备英文讲稿,若只机械翻译成英文,讲起来必然呆板,不顺畅,因此英文的准备还必须口语化,是说英语而非念英语,这就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和工作量。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在双语教学中学生课前的预习就更显得重要,只有预习得好,听课时才会更容易听懂,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否则就如听“天书”一般,越听不懂就越不愿意听,导致不如母语教学效果好,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目的。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方式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可以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通过分组讨论、发言、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课堂互动环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增强学生的信心。
  5.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考试与考核形式依然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过程与发展方向。双语教学的考试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考试,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⑴卷面考试内容应以教学内容为重点,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的掌握、理解及运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应采用中文、英文、中英混合答题方式,比例依据教学目标而定,试题中应包含注重英文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英文书面表达的考核内容。
  ⑵注重平时成绩,如课堂发言、课堂讨论或演讲、平时小考等都将记入平时成绩,按比例最后记入最后总的考核成绩中,这对于双语教学的考核更显得必要。
  ⑶可适当引入面试考核,以此激发学生锻炼口语能力的热情,为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
  
  三、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
  
  目前很多教学评价活动是一种强势管理方式,如学校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或教师对学生成绩有掌控权。这种评价体系均存在一定缺陷。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可采取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建立师评、学生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测评主体多元化的测评体系;建立全过程监控测评体系,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学、教”评价体系;建立可以测量的测评指标,采用统计学相关知识,量化各种指标,让师生有据可依,保证测评的科学性,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通过双语教学体系的建构,可以促进高校教师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推进双语教学,并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使教学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丰富的双语学习机会、完整的双语课程构架、明确的双语教学重点、扎实的双语教学过程、有机的双语教学对话、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充分的双语实践练习、科学的双语教学考核、规范可测量的双语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朱红耕,杨生.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2):72-74
  [2]刘卓林.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评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58
  [3]张丹.专业类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4):107-108
  [4]姜宏德.关于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