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

作者:范文娟




  新的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体制的确立是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最复杂、最深刻的一个问题。然而在这全新的评价观冲击下,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困境。
  困境之一:新的评价观还未完全被教师和学生所接纳。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受其影响,有些人有意无意用应试眼光来评判历史教学,在评价历史教学质量标准上,仍然是一看学生的分数,甚至由此决定历史教师地位的升降沉浮;二看历史教师课堂上讲的如何,是否会讲。无论是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都是以这两个标准来看待,从不考虑这两个标准以外的情况全面衡量历史教学。这不利于新评价观念的确立,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困境之二:教师对待新评价观态度冷漠,存在形式主义。
  虽然素质教育提到教育议事日程,然而众多教师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实际行动中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对于许多新的观念、新的做法,特别是新评价观无法适应,更难于启动,即使有采取新的措施,但在实际行动中也是漏洞百出。如评价记录或表述做得不细致不到位,甚至不会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档案袋。因此评价及评价结果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开放。
  困境之三:社会宣传薄弱,历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难以树立整体观。
  新的教学评价既要评教又要评学,且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方面,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知识、能力情况,还要跟踪学生向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但当前评价方式的变化,社会群众知之甚少,甚至不理解,特别是家长很少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这就给树立全面的全新的教学评价观带来一定的困难。
  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还在探索中,困境只是暂时,那么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走出困境,迎来历史教育的春天呢?笔者依据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采取下列几项措施来实现新评价观的转变。
  
  一、力求做到历史教学评价目标与内容的转变
  
  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指向是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强调评价的“人本”精神,把具体目标定位于知识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并把此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
  当然,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性问题是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思维不转变将直接影响评价行为。为此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认识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要经过培训和研讨,以实现评价观点的转变,对新的评价方向、内容、办法等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其次对学生进行转化动员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对学生做好课改宣传和观念转化工作,告诉学生历史课程新的考试内容和办法,让学生做好思想、心理准备,说明考评内容不以一次期末笔试为终结,还要容纳平日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个性品德、学业能力及收获等,使学生心中充满信心,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评价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它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做得较好的算是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过程评价的方法也仅限于此,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中,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评价的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
  新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重视质的评价。
  
  三、评价的结果与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向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
  
  针对许多教师为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和学生学习压力,只得在考前“划”出一定的考试范围,然后千方百计把它编成样题样卷发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给的答案死记硬背,考试时再依样画葫芦般地照搬照套等种种弊端,我们从实际出发,做了如下的设想:
  1.互动整合。
  将教师档案和学生的档案集中起来,互相交流,对一学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可由教师开展专题活动课,采取先小组后全班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评价;也可分组互评,让每位成员送给每位同学一句话。这样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形式完成课堂教学的部分综合评价。
  2.变换纸笔测试方式与题型。
  改变纸笔测试方式建议由原先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这样就不必划出考试范围,老师也不必为学生准备各种题案,学生更不用死记硬背。此举既有利于减轻师生的双重压力,学生的认知空间扩大了,也有利于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改变“应试”死板的学习方式。至于题型的变化,应从呆板的老方式包括填空、选择、列举、问答等形式上转向以综合能力测试为主,兼顾基础知识测试。试卷尽量体现人文性、开放性和多元性。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求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求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全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