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科学课教学若干关系的把握

作者:庞春飞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从自己面临的现实情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充分理解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精神,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更多的专业关注,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文化的重建和课程开发的创造性活动中来,使教学取得好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认为科学教学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焕发课堂活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例如探究“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教师根据近年来始丰溪水被污染的实际,设计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始丰溪的源头在哪里?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水源污染?②上游沿岸有无排放大量废水、废物的工厂或其它污染源?③水污染造成了哪些危害?④面对水污染我们应做些什么?开展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为学生服务。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之中,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生命力。
  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问题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如果可能,请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学生置于“矛盾”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落实多学少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那么教育改革就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上,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反思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恰恰是教多学少,甚至满堂灌,这样逐渐形成了学生学习的思维惰性,使科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当然,这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有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多学少教。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充分思考,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的“教”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激发学生的智慧,提高科学的学习效果。尽管教材的一些深刻意义最终要靠教师的讲授才能使学生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仍然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以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以一己之见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更不能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例如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让学生亲自体验,利用日常所见的生活动作引入,把空瓶压在水里越深,手受到的力越大,让学生通过物体受浮力越来越大的过程,引导学生猜想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在感受浮力增大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排开的水越来越多,引导学生猜想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之间存在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出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后,再根据猜想引导学生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在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学生还猜想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可能有关。
  学生自己做实验进行探究检验,探究深度对浮力的影响。在把物体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少,发表结论: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但另一组同学反对,在他们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时,发现物体在不同深度,但浮力不变(两组学生并没有注意物体是否浸没的条件)。教师用开放态度引导两组同学不同的意见,谁对谁错?注意物体在液体中的不同位置去看待两个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分别在不完全浸没与完全浸没的条件下,两个结论都对。
  
  三、处理好开发和利用的关系,构建开放课堂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新课改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总是不同程度的受到编排体系的制约。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经过优化组合、科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教者就将演示实验课改为实验探究课,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实验图猜想实验结果,然后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由于实验结果和学生猜想结果出入很大,好奇心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自觉的进入角色进行分析思考,从而使整堂课显得气氛活跃,兴趣盎然,课堂效率大幅提高。
  2.结合学科特点,开发运用生活资源。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适时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不仅可以解决许多农村学校实验器材配置欠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比热容”教学时,让学生到室外亲自感受晒热的沙石温度和水的温度的差异来分析南北方存在温差的原因,在讲述水泵的工作原理时让学生自带吸管喝水来体验大气压强的作用。这样变“学了做”为“做中学”,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整、深刻、灵活。
  3.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资源。多媒体因声、形、色有机统一,能直观形象的展示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资源,将会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趣味性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时,可用动画课件代替静止图片展示物体运动情况;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不受力的理想情况等等。这样做,可以形象直观的将许多复杂问题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轻松理解知识点。
  
  四、处理好学习与应用的关系,落实知行统一
  
  不少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学“活”科学。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科学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比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内容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人或每月的耗电量。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比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以上四对关系互相联系,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它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科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教师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学生积极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菊.初中科学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