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效果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

作者:丁忠如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不管如何阐述这些变革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最为迫切的课题。那么,怎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标志是学生有没有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和认识,谈几点看法: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使学生喜欢学习你任教的那门学科,老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多与学生交流,真诚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有人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总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方法是喜欢与赞赏。“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证实了老师鼓励学生的重要作用。我们如果能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的心中会引起多大的激动啊,学生感到老师心中有自己,并对自己注意、注重和尊重时,就会产生愉快、向上的力量。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取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老师要有颗宽容的心,有一颗博爱的心,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指挥着教学的运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作支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求具备准确性和明确性,必须分层次设定,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也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如果我们能成功地把三维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在每个活动中逐一实现,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所有学生都发展的可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的学习,得到满足。
  
  三、高效的课堂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设计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反复揣摩,上课时再度设计,即席创作,久而久之,课堂40分钟的质量就出来了,这40分钟就会以一当十,胜过反反复复在学生耳边聒噪,造成学生反感。
  首先,教师对40分钟精打细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的信息刺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专注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并突破重难点。科学研究表明,一堂课40分钟,前二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教师应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思维,学习新知识。第三个十分钟学生开始疲劳,注意力开始转移,教师应适度安排活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兴趣。最后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又比较集中,应强化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或总结、归纳,加深记忆。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的流程精心设计。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学确实是需要设计的,它就像建筑物一样,没有设计框架,怎能施工?我从教几十年,深知其中所费的工夫。其实,我非常热衷于教学设计。我喜欢翻来覆去的修改,调整。我不喜欢一锤定音,即使夜深人静,也乐此不疲。因为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质量的高低。”这句话对于我们数学老师一样深有启发。
  所以,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只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学更具效力。
  
  四、合理的选择教辅用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偏离这个宗旨,哪怕它再先进,再吸引人都应该坚决摒弃。教学要以简洁为主,利用什么样的教辅用具可以使教学更好地进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就去选择什么样的教辅。如在农村教学,学生学习认数、数数、十以内的数的分成、加减时,蚕豆就是很好的学具;在高年级长方体的切拼知识教学中,萝卜、山芋都是很好的教具。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设备能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学习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多媒体的使用就像一贴补药,适量对症就能生效,而滥用却适得其反。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会情不自禁把追求表面的新颖、活泼的动感效果,不注重实际,一心只想使自己的课“花”一些、“亮”一些,特别是遇到上公开课时,不管教学的内容,不管有无必要,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等应有尽有,看起来热闹非凡。其实有的并没有紧紧围绕根本的教学目标,只做表面文章,喧宾夺主,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往往反而是无效的。
  利用教辅用具不是使教学变得复杂、形式化、多样化,而是要使教学完善,使教学更生动、易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可以亲近的。
  
  五、科学地对学生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教师肯定后,从学生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的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把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时常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也是对学生间接的、良性的评价
  只有进行科学、正确有效的对学生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从儿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当然,实施有效教学,还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使自己变成一股源源不断的活的泉水。认真备课、研读文本,摈弃落后、错误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参与、去发现、去亲身体验、去再创造、去享受成功的快乐。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精心设计的针对性的练习。让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