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析二语习得中本族语结构干扰问题

作者:卢春凤




  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基本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要受到母语及其他知识经验的影响。
  
  1.英语语音习得层面
  我国方言众多,各种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英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别,其发音习惯无时不在干扰人们的英语发音。如有些湖南人把who/hu:/念成/fu:/,把knife /naif /念成/laif /,这是因为湖南人很多情况下不分/f/和/h/,/n/和/l/,把湖南说成fúlán。有些广东人讲英语时不分/θ/和/f/,广东话有辅音收尾的/p,t,k/,可是因为这些音很弱,因此英文里的/p,t,k/收尾的,也念得很弱。还有些发音问题如:marry/′m?ri/和merry/′meri/念起来无太大差别;短音/i/发成了闽南话的“伊”等等。另外,我国北方许多英语学习者常常将英语字母N念成像汉语的“恩”(应能明显地听出/e/、/n/两个音素及其拼合过程)。还有些北方的英语学习者把英语字母M/em/念成/emu/,这是因为汉语普通话的结尾大多是清晰、易辨的开音节,因此按照汉语的习惯加上了一个元音。
  英语学习者之所以会有以上困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从小在方言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方言的习得比英语的学习来得早且发音规则在他们的日常口语中已经根深蒂固。当他们开始学习英语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些规则带到新一门的语言中。另一方面,方言区的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当地师专或师范毕业生,多数是本地人,受方言的影响,这些教师的英语发音也不够准确,在语音教学中过于理论化而无法真正有效地区分不同语言之间发音的异同,难以使广大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英语的正确发音。
  
  2.英语语法习得层面
  在英语语法范畴中有性、数、人称、时态,而且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达形式和标记,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时态和语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的。汉语主要借助于词汇手段和语序来表达以上语法概念,动词无词形变化,时态和语态均通过添加词表现。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句子有较强的逻辑性、句式的完整性以及句法标记性,与汉语反映整个思维的句法结构有相当大的差别。对这些自己用语中所没有的语法范畴和句法结构,要想全面熟练掌握和运用就比较困难。比如:汉语中名词变复数除少数场合加“们”字以外,一般没有复数形式,而英语的名词都分成了可数与不可数两种。在运用这些语法知识时,他们往往根据汉语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来决定英语名词的形式。如“一条建议”被错译成“a advice”,“一双鞋”被错译成“a shoes”。再比如:“他很喜欢这本书。”被错译成“He very like the book”。 汉语的语序与英语的语序有很多不同之处,上一句就属于学生受汉语的语序以及找对应词的影响,忽视了两种语言在语序排列及句法结构上的差异而造成的负迁移。
  
  3.英语词汇习得层面
  中国学生在学英语单词时,总习惯在已掌握的汉语词汇中找到对等的词义,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更多的是词义上的不对等。如:Mary was busy in the kitchen,as she had invited quite a few customers.“customer”指商店的顾客,家里邀请的客人应该是“guest”。学生在想到“客”这一概念时,往往对“custome(r顾客)”、“guest(宾客)”、“passenger(乘客)”、“visitor(游客)”这些词混淆不清。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应词的语义场不吻合、容易重叠、交错空缺等,因此,当学生用汉语习惯方法去理解英语时,就会出现理解错误。英语有些词汇尽管与汉语比较相像,但在词义的褒贬、宽窄与联想方面都会存在一些差别值得仔细推敲。例如:“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是指维护个人正当的权益,可翻译作“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在汉语中则指只看重个人利益,极端自私自利与集体主义相对抗的行为。又如,汉语中“宣传”一词具有褒义而被翻译成为英文词汇“propaganda”之后却变成了贬义词,它是指政府、团体或个人靠传播媒体左右大众舆论,特别不受人欢迎的一种行为。因此,从掌握词汇的角度来讲,单纯给英文单词标注出释义是远远不够的,总是想在英语中找到一个完全与汉语对应的词汇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对这两种语言在不同概念上进行语义对比,说明用法。有些英语词汇、短语和习惯说法表面上与汉语特别相似,但事实上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在运用词汇时往往犯许多的表达错误。
  总的来说,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文化传统、语言特征迥异,所以,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影响相对来说更为明显。但是,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只要我们利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方法,正确地运用迁移规律,就会把汉语的负迁移转化成正迁移,以促进中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