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试论新课标化学教学全方位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书芹




  化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化学教学字的研究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领悟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化学课改要求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1.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精神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
  首先,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场面,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其次,从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课开始就应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与日常生活、现代化建设、人民富强、民族兴旺相联系,使之感觉到化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学好化学是自身价值实现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再次,要根据青年学生好奇、好动和渴望成功的特点,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力图使演示实验突出直观性、探究性;要善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认识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能有成功者的心态,保证旺盛学力。最后,要积极利用化学史,让学生从中外化学家的身上找到精神支柱,从而激发其学习和发现的兴趣。
  2.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指认识、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的独特性、奇异性和新颖性,以及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表现出的灵活性、创造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只有创新性的思维才能产生新颖的、甚至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培育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和核心。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注入式”的教学而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过程。其次,要加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思维中比较重视集中思维,而对发散思维重视不很够。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思维教育的基础上,应加强学生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如:例举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试举出制备氯化镁的多种可能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的训练。再次,要引导学生发展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实践的产物。我们应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感于实践。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体系,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培养良好的直觉“习惯”。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勇气和冲动等直觉心理品质的培养,并通过教学中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学生起示范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要注意创造人格的训练。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创性、自恒性等训练。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创新能力的永恒主题
  创新人格的内涵应包括创新探索的志向和责任心,学习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严肃认证的科学态度和冒险、挑战的献身精神,这是创新能力的永恒主题。为此,首先在教学中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先进事迹,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和日常生活等的应用。例如:现代家具所使用的高密度纤维板、高分子智能材料、氢是未来理想能源材料、纳米技术的应用等以增强学生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其次创设要求高、难度大、稍带一定危险的实验,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准确操作,以培养学生勇敢及严肃认真的精神。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充分设计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并能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学生实验,因为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 、实验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实验效果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此类实验。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酒精和水的混合”、“碘的受热和冷却”、“浓硫酸的稀释”等。
  对于课本上所出现的部分验证性实验,将其改为探究性实验。由于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科学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和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之间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相似还是截然不同?二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谁更稳定?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经过分析和讨论形成两种意见:性质相似,依据是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相同,均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截然不同,依据是组成两种分子的原子多少不同,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组实验,并请同学们将实验现象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填表等,对上述问题的答案自然清楚。在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动手做、用脑思,做得积极、学得主动,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使同学们学到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三、课外化学活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补充
  
  课外化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补充。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同学们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然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增补实验,还是改进实验,所有的出发点应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教学的一个恒久的主题,应该是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精神源泉,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新课标,认真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