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在动态生成中解读文本
作者:李凤英
一、顺势引导、借题发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就是即席创作。”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突然冒出来一句两句话,尽管这些话并不是教师备课时所有的或者是教师希望听到的,甚至有些话听起来还比较刺耳,在这时候,教师需要的是冷静、是分析、是判断,切忌大声喝斥,然后找出合适的办法来解决。比如,讲《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当时肖邦由于“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在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方。’”讲到这儿的时候,有学生大声说“撒谎!怎么可能将心脏单独带走呢?”也有学生在不断地附和。往往出现这种情景,是很容易导致尴尬的教学局面的,面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的教学冷静和智慧。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应顺势引导:“这是撒谎吗?”“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大家畅所欲言吧!”随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加以适度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肖邦所言的真正含义。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文本语言并不是真的将肖邦的心脏从身体里取出带回祖国,这种说法隐含了一个流浪异乡的游子对祖国的赤诚,表现了肖邦的一颗强烈的爱国心。接着,教师又启发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一些相类似的话语都只是表达了一种思想,并不是真的会去那么做的。仔细体会这样的话语将会对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积累生活经验大有裨益,当然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放飞想象、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拓展课文内涵,增强对课文深层次的领悟。这种方法比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写的是哲学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如何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当四个学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哲学家要大家按照各人说的办法回去除草,一年后再来此相聚。但是,一年后,原来的地方已经没有杂草了,而是长满了谷子,哲学家也去世了。读完了课文,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谁种了谷子?”是呀!谁种了谷子?教者抓住这个问题让大家想象,谁最有可能种谷子?经过一番思考,有学生回答是哲学家,因为学生都走了,哲学家可能还留在那;有人提出反对,说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想通了哲学家的言外之意,回来种谷子;有人说,有可能四个学生都来了,因为大家都领悟了老师话的真谛;还有的说可能是农夫,因为农夫看到这旷野荒废,就利用了这块地。但不管怎么说,小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想象力,就实属不易了。接着又有学生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提出:这位哲学家为什么偏偏要上这么一课?这个问题又一次引发了讨论。教者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不管什么答案,只要有道理就行。经过反复争辩,大家终于明白了:哲学家没有长篇大论,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的,最朴素的也就是最有哲理的,哲学家以他最简单的问题揭示了一个最不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堂课学生的两次提问,两次思绪放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三、 反复咀嚼、不断体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合作,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大家对文本进行反复朗读、不断探索、认真体验。由于这种体验有时运用了生活经验去探究,学生的兴趣与收获更加明显。如讲《暴风雨》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最美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最美。有学生对“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句,觉得那确实就是一首暴风雨交响曲,肯定课文所写;有学生对“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如优柔、甜蜜的催眠曲”句表述了自然界在经历了雷雨的恐惧、疲惫,在雨点趋向舒缓后进入梦乡的酣畅;有学生对课文里的“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句深有感触,认为大雨后的黎明,空气更新鲜和蓝天更可爱。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的情感理解课文的含义。通过课文学习,讲说体验,学生对课文的描写倍感亲切和温馨,情感体验也更加真实和深层。
动态的课堂教学教活了课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是填鸭式教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