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 琳




  一、背景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在为片面追求卷面分数而精扣细讲。在这个圈子中打了多少年的轮回战,适逢改革浪潮的冲击,它的一些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因为学生适应了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大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只会动笔“做”英语的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与世界沟通范围的增大,这样就会有好多学生无法快速而自如地适应社会的节奏,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二、问题的出现
  
  安徽的一位考生,高考时以很高的分数考上了一所名师范大学的英语系,但当他到了学校以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就适应不了学校的外语教学。学校的外教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都使他在课堂上自愧不如,他一开口就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因此他干脆就不开口,他原本对英语的兴趣大大折扣,以至他的英语水平越来越低,在大二时转系了。
  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不引起英语教学者的反省。因为“鼠目寸光”式的英语教学,把英语的交流与交际功能囚禁在了一张试卷上,从而也囚禁了部分学生交流的欲望和勇气。
  
  三、原因
  
  1.传统教学法影响口语教学的开展
  传统教学法重视语言结构分析及操练,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主要弊端就是忽视口语和听力训练。因此传统教法造成了一代学生的外语“聋哑症”,即:听不懂,说不出。又由于这一代学生有些后来成了下一代学生的英语老师,其教学方法仍有着传统教学法的烙印,所以当今大学生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为数不多,其原因与传统教学法不无关系。
  2.缺乏必要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是在汉语这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3.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我国绝大多数班级容量较大,一般在50—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的机会少,口语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训练不够,朗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外语教学整体效益不高,经过中学、大学十年英语学习,大部分毕业生仍不具备有效的外语交际能力,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进行了新的尝试。
  1.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角色,见景生景,有话可说
  情景是指交际活动的社会情景,语言常常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景被理解的。学生爱活动,喜表现,凡能表现的语言,我全部都要求学生表演。让学生做演员,老师当导演,让表演进入课堂,使学生得到大量的语言实践锻炼。在执教时,我故意让一个学生在打铃之后跑进教室,然后对我说:“Sorry, I am late today.”,我再启发学生用“Don’t be late again!”来回答,最后让学生对这组对话进行操练。这种方法不但使演的和看的学生全部进入角色,引起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提高了交际能力。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创设情景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短后长,这样使学生从敢于开口,易于开口到喜于开口。
  2.用英语组织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基本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用英语组织教学,每天上课前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天气、日期、人数、班里的情况等等,这样人人参与,从而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英语思维的过程,而教师不断地使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就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3.从早晚读抓起
  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外语不够重视,尤其不注重对外语口语的训练。上课只是跟着教师读几遍,课后根本不读或者读也是“蜻蜒点水”,敷衍了事。有些学生虽然在课外读外语,但自己读错了,也没人纠正,以致将错就错,形成习惯。因此应该每周安排四至五次的外语早晚读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20—30分钟的外语早晚读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客观需要。
  外语教师下班级认真抓早晚读课,除了对学生起督促鼓励的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和朗读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学生实际水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阶段的训练计划、具体教学计划及具体教学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朗读外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景,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五、反思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完成英语学科的这一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摒弃了教教材的做法,而是用教材教,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安排多样的活动,努力使课堂交际化。学生通过看景、听音、会话、表演、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寓知识于娱乐的练习活动,学会了语言;通过手、脑、口共动,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能力提高很快。要使学生更主动地用英语交际,还应让学生外语语言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觉语言的自然美,增加学习外语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