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娇阳

作者:彭华清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我觉得,一个教师能用用爱心得到学生的信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不仅使自己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更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也只在有这时,师者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一. 严管+慈教 ——于小事中学做人
  
  学生总有犯错误的,做老师的,就更没有必要死死扭住学生的某一些过错不放。但是又不能纵容学生对这些小事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琐碎的小事教育孩子们明白事理,学会自律。班上平时总免不了有太多的琐碎事总让人烦心,有学生之间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谁拿了别人的笔和纸呀,谁与谁在背后说了别人的坏话呀,哪一位同学把垃圾随意乱扔……不久前,学生王立和李飞鸿在饭场上打架。原来是王立打饭不小心碰到了李飞鸿。李飞鸿就让王立道歉而王立道歉不诚心,结果两人互相推打起来、互不相让。怎么办呢?我先“冷处理”,让他们冷静下来,再给他们提了个问题:“先不说别人的错误,你们每人给自己提一个错误,今天的错误就算了了。”结果两人都领悟了老师的隐语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师要在严慈相济中用爱心教学生获得做人的道理。慢慢地这些琐事班干部也从我身上学会了处理方法,琐事也自然渐少了。
  
  二. 爱心+鼓励——改进后进生
  
  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存在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或因功课不好,或因屡犯过失而成了大家眼中的差生,经常处在“冷”的环境和气氛之中。作为老师,就是要激励后进生从“自甘落后”的泥潭中走出来,点亮他们心中希望的明灯。
  陈文是我班的一个学生。从不按时交作业,他的字写得很差,每次做作业都要重新做,成绩总是在四五十分,而且上课常开小差。他像许多“后进生”一样,由于学习基础差多次失败,屡遭挫折,自感处处矮人一截,低人一头,久而久之就缺乏自信心,不认真听课,不回答问题,同学们都把他当作一个班上似有若无的学生。有一次,当我又在批查学生的写作本时我发现他有一篇小日记写得很实在,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写到他星期天在家与妈妈拌嘴,而现在知道自己错了又是多么的后悔,再写到自己的学习不好心中感到极为愧疚……因为他平时每次写作全是抄别人的,再加上字又差,所以我大多都没正眼看过一次,总是匆匆地批一个字算了。这一次,我明显发现他的字也写的好多了,并且文中也有好几个句子和词语用得恰如其分,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兴,就抽课余时间找到他与他谈起这篇文章,谈到他的家、他的懂事等等,并且在评讲写作的时候,陈文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他第一次成了小伙伴羡慕的中心。自此以后,他上课也认真了,写的字越来越好,写作也有很大的进步。他还告诉我他现在很喜欢上语文课喜欢看课外书了,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只是我转化后进生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可是通过这种“爱心+鼓励”的形式,让后进生们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融洽了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他们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点亮了他们心中的明灯,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爱心+耐心——转化特殊生
  
  我班有个叫周易之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脑筋聪明可是从不认真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总在座位上坐不住三分钟,课间不是惹这个就是影响那个。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往下一看,原来是周易之,他正低头在桌子底下看歌本呢!当时我气愤极了,叫他站起来,叫了两次,可他还不站起来。这可是在我的课堂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觉得脸红耳赤,热血直往上涌,真想上去给他两巴掌,可我压下怒火命令他最后一次,他才慢吞吞地站起来,仍是满脸的不乐意,这节课我再也没有什么心情上下去。
  后来,我一直苦苦寻找方法,感到万般无力和无助。聪明的学生可能人人都会爱,可这样的学生,我该怎样去爱他呢?后来读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著作,从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我学会了“爱”这门哲学。我愿在教育中创设和风细雨式的教学,用尊重和信任来赢得学生的心悦诚服,用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真心实意的关心,来把善良、友好、温暖、安全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一生幸福的开始。
  
  四.爱心+细心——关怀留守生
  
  在我们班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均在外长年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子女的一切。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大多不富裕,少数极为贫困,连温饱都很成问题,他们的家长出门挣钱养家,对于子女的生活、学习教育无暇顾及。留守在家的都些年老、体弱、妇幼群体,他们既要承担过重、过多过繁的农活和家务,还要代管几名留守学生,那么留守学生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更不用说学习了。如我们班上的李小露和张平,这两个同学原来的学习很好,后来学习不断下滑,学习态度也明显变了,我感到极为不解,后来终于了解到她们是留守孩子。还有张子龙等几位男生也是留守孩子,因为不能得到家庭的充分关爱和教育,而导致学习下滑,上网,进游戏场地。我就多找机会与他们沟通、交流在各个方面加以关心、引导、教育,用爱来感化他们,细心观察他们的每点变化,及时给予关心照顾和教育引导,他们又与其它的同学一样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了。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用一颗为师者炽热的爱心捧起祖国明天的娇阳吧!
  (栏目编辑:蔡昆)